荐评‖ 红.哪.我
推荐1
编辑沅芷云裳推荐佳作--《红灯笼》
作者忆起小时候舅舅过年送的用芦苇篾子编织的特色灯笼,初六夜里孩子们挑着灯笼玩耍。接着描绘大年三十村子里处处张挂红灯笼的喜庆,包括门窗、檐下、果树、猪圈等,孩子们挑灯串门、放鞭炮的欢乐场景。长大后,有家庭仍保持挂灯笼的习惯,步入老年,虽时代变迁,过年的灯笼样式更丰富,市政也布置大量灯饰。作者在年夜赏灯,还给小孙女买红灯笼,延续这份传统。
文章借红灯笼展现不同时期过年的景象,表达对童年温暖记忆的眷恋,对传统习俗传承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延续。
推荐2
编辑沅芷云裳推荐佳作--【《哪吒2》再创奇迹,导演饺子的逆天改命路】
文章开篇点明《哪吒2》票房成绩斐然,突破90亿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海外市场火爆。并讲述导演饺子的经历,他大学学医药却因爱漫画辞职“啃老”三年,母亲支持他,后凭《打,打个大西瓜》获奖成名。2015年与彩条屋易巧合作,历经多年精心筹备《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高票房夺冠。《哪吒2》制作更精益求精,特效等极为用心。饺子表示做动画是一生事业,追求满意而非赚快钱。
推荐理由:文章叙事清晰,将饺子的人生与《哪吒》系列作品紧密关联,生动展现其成长与坚持。对作品制作细节的描述,凸显其匠心。将饺子与李子柒类比,增添了文章的深度。能让读者了解《哪吒》成功背后的故事,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推荐3
编辑沅芷云裳推荐佳作--《我曾有过梦想》
作者讲述了自己梦想的多次转变。小学时见交警指挥交通帅气,便梦想成为交警,还喜欢画交警;同时有过当画家的念头,后因能力不足放弃。初中起对历史极度痴迷,梦想成为历史学家,却因偏科梦想破灭。高二受同桌影响,开始写小说,进入社会想当作家,签约作品但因生活压力一度放弃。2023年在深圳文学圈郑荣、秋妮等老师鼓励下,重拾写作梦想。尽管这些梦想大多未实现,但曾给自己带来期待。
文章以时间为序,清晰呈现梦想变化轨迹。作者真诚袒露内心,从怀揣梦想到被现实打击,再到重燃希望,情感起伏真实可感。对文友帮助的叙述,凸显出他人鼓励在梦想道路上的重要性。能引发读者对梦想与现实、坚持与放弃的思考,非常富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
2月11日简村荐评:
推荐1
编辑沅芷云裳推荐佳作--《爷爷那双眼》
文章以作者对爷爷的回忆展开。作者小时候家境拮据,爷爷早年是厨师,后来为家人编草鞋。曾撞见爷爷吃给母亲配的药,告知母亲后,自感爷爷不再喜欢自己。之后爷爷让作者洗弟弟的臭胶鞋,不从还被敲头,因此对爷爷心生不满。爷爷吃好吃的常喊弟弟,作者觉得爷爷记仇。直到那个冬天,爷爷给作者月饼,两人“和解”,可不久爷爷便生病离世。作者当时没流泪,后来却常梦到爷爷的眼睛,长大后意识到自己曾经不懂事,满是愧疚。
通过回忆与爷爷相处的日常琐事,表达了对爷爷复杂的情感,以及长大后对曾经不懂事的自己自责,蕴含着对爷爷深深的怀念,这种对家人的深情非常难得,也可看出作者是一个重情之人。
推荐2
编辑沅芷云裳推荐佳作--《安得广厦千万间》
以杜甫诗句起笔,将“安居”这一话题自然引出。作者细致阐述了自己在住房选择上于老家、县城、深圳三地的考量。老家的宅基地是珍贵资产,打算退休后在此建楼养老;县城的三居室商品房,是过年团聚和亲友相聚的温馨场所;而深圳,因房价高不可攀,选择租房,仅偶尔关注公租房、安居房信息。
作者始终秉持姑父“量力而行”的叮嘱,不被高房价裹挟,拒绝因买房背负沉重经济压力,从而影响生活品质。文章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通透认知,倡导不过度攀比、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于平凡生活中寻得内心的安稳与满足。
推荐3
编辑沅芷云裳推荐佳作--《童年的快乐》
童年过年放烟花爆竹是每个人的怀念。作者的孩子龙哥因不能放去年所买的烟花而沮丧,尽管禁放,但仍能看到小摊贩售卖小烟花,也能听到偶尔的声响。在姥姥家,小区保安虽执行禁放令撵人,却也对孩子的快乐被剥夺表示无奈。
作者回忆起小时候挨家挨户捡鞭炮放的快乐。同时,还忆起小时候爱吃的甜锅巴,如今再吃却觉味道不同。后来回老家,龙哥在院子里花样放鞭炮,小宝虽不敢放却看得入迷,小宝还对作者儿时用香烫塑料纸的玩法感兴趣。最后一家人在夜空下放“彩菊”,仿佛回到了童年。
通过这些生活片段,表达了对童年快乐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当下因禁放等因素让孩子难以体验同样快乐的遗憾。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