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

正在作画的阿福

山脚下有个叫阿福的年轻人,靠卖画为生。他的画工了得,画什么像什么,可就是卖不出好价钱。村里人都说他画得太像了,像得让人害怕。

这天傍晚,阿福收拾画摊准备回家。夕阳西下,他的影子被拉得老长,在青石板路上晃晃悠悠。忽然,一阵风掠过,卷起几片枯叶,打着旋儿落在他脚边。

"年轻人,你的画缺了点东西。"

阿福吓了一跳,抬头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者拄着根竹杖,笑眯眯地看着他。夕阳的余晖洒在老者身上,却在地上投不出影子。

"您...您是说我的画不够好?"阿福结结巴巴地问。

老者摇摇头,从袖中取出一支毛笔。那笔通体乌黑,笔杆上隐约可见细密的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

"这支笔送给你。"老者将笔递过来,"记住,画由心生,心随意动。"

阿福刚要道谢,一阵清风拂过,老者已不见踪影。他揉了揉眼睛,四下张望,只有暮色中的老槐树在轻轻摇晃。

回到家,阿福迫不及待地铺开宣纸。他握着那支笔,笔杆温润如玉,竟隐隐传来脉搏般的跳动。他蘸了墨,随手画了一只麻雀。

笔尖刚落,纸上的麻雀突然扑棱棱飞了起来!阿福惊得往后一仰,差点摔倒在地。那麻雀在屋里转了一圈,落在窗台上,歪着脑袋看他。

"这...这..."阿福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他颤抖着手又画了一朵牡丹,花瓣层层叠叠,栩栩如生。最后一笔刚落,牡丹便从纸上跃出,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阿福的心砰砰直跳。他想起老者的话:画由心生,心随意动。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想象着春天的景象。笔随心走,在纸上挥洒。

当他睁开眼时,整个房间已经变了模样。墙角生出了嫩绿的青草,窗台上爬满了藤蔓,几朵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只蝴蝶从画中飞出,落在他的肩头。

从那天起,阿福的画摊前总是围满了人。他画的花会开,画的鸟会唱,画的鱼儿会在纸上游动。人们都说他是神仙下凡,争相购买他的画作。

阿福渐渐有了名气,连县太爷都派人来请他作画。可他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仿佛少了点什么。直到有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站在他的画摊前,眼巴巴地看着他画的一只烤鸡。

那烤鸡金黄酥脆,冒着热气,香味仿佛要从纸上溢出来。小女孩咽了咽口水,从破旧的衣袋里掏出几枚铜钱:"先生,我...我想买这只烤鸡。"

阿福愣住了。他这才发现,自己这些天画的都是达官贵人要的珍奇异兽、奇花异草,却忘了最普通的人间烟火。

"小姑娘,你买烤鸡做什么?"他轻声问。

"给我娘。"小女孩低下头,"她病了,想吃烤鸡..."

阿福的心猛地揪了一下。他拿起笔,重新画了一只烤鸡。这一次,他画得很慢,很认真。画完后,他轻轻一抖,烤鸡便从纸上跳了出来,还冒着热气。

"给,拿去吧。"他将烤鸡包好,递给小女孩,"钱就不用了。"

小女孩抱着烤鸡,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谢谢先生!谢谢先生!"她转身跑开,又突然停住,回头喊道:"先生,您画的烤鸡比我见过的任何画都好看!"

阿福愣住了。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神笔,忽然明白了什么。从那以后,他不再画那些奇珍异宝,而是专画寻常百姓需要的东西。他画的棉衣能御寒,画的米面能充饥,画的药草能治病。

渐渐地,阿福的名声传得更远了。有人说他是活菩萨,有人说他是妖人。县太爷派人来抓他,说他用妖术惑乱民心。阿福连夜逃进深山,在一处山洞里安顿下来。

山洞里很冷,阿福画了一堆篝火取暖。火光跳动,映照出洞壁上斑驳的痕迹。他忽然注意到,洞壁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神笔上的纹路很像。

阿福凑近细看,那些符号似乎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他越看越入神,不知不觉间,手中的神笔竟自己动了起来,在洞壁上勾勒出一个个画面。

原来,这支神笔是上古时期一位画仙留下的。那位画仙也曾像阿福一样,用神笔造福百姓。但他渐渐迷失在名利中,画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最后,他醒悟过来,将神笔封存,等待有缘人。

"画由心生,心随意动。"阿福喃喃重复着老者的话。他终于明白,真正的神笔不在于能画出多么神奇的东西,而在于画者的心。

第二天一早,阿福收拾行装下山。他决定继续用神笔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不再显露神迹。他画的东西依然栩栩如生,却不会从纸上跳出来。人们都说阿福的画技更上一层楼,却不知其中缘由。

多年后,阿福成了远近闻名的画师。他收了很多徒弟,教他们画画,更教他们做人。临终前,他将神笔传给了一个心地纯善的徒弟,嘱咐他:"记住,画由心生,心随意动。"

据说,那支神笔至今仍在世间流传,等待着下一个有缘人。而阿福的故事,也成了民间流传的佳话,提醒着人们:真正的神奇,不在于外在的异能,而在于内心的善意。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076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