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国际军贸高景气,中国军工新机遇

 中信证券:国际军贸高景气,中国军工新机遇

文|付宸硕 陈卓 刘意 张清源 中信证券研究


军贸是军事大国改善协调政治关系、实现高额商业利润、加强军事联盟的重要工具,也是维持国防工业经济、反哺国内军事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军贸正从过去的低档廉价外销逐渐向高端武器出口过渡,尤其是在近年国产装备大批量更新换代背景下,部分军品技术在国际上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随着我国国际政治地位逐渐提升,国产军贸产品有望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占率。

▍军贸体现国际政治关系,全球局部冲突带来市场新变化。

军贸对内而言,为军工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是其成长的重要方向;对外而言,是国际贸易的特殊组成部分,是调整国际政治关系、实现国家利益和政策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球局部冲突不断,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都逐步演变为全球新的政治军事焦点。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阵营对抗加剧,扩军备战趋势或隐或现,各国对各类先进武器的配备需求愈加急迫。同时,大量低成本的无人机、导弹、火箭弹等先进武器的应用,也对军事战略思想、战术、军事技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武器装备的成本和快速生产能力愈发受到重视。

▍军贸区域分化,军机/导弹/火炮呈现高景气。

或受全球疫情影响,2019-23年军贸总量同比-3.3%,但总量仍维持高位,较2009-13年高3.3%。区域上看,近五年亚太国家占所有武器进口的37%,中东占30%,而欧洲受乌克兰局势影响占比从2014-18年的11%提升至2019-23年的21%;进口方面,前10大武器进口国占全球半数武器进口量,其中有9个国家位于亚太或中东;出口方面,全球前5大武器出口国(美法俄中德)保持不变,美国出口总量遥遥领先,然而受到区域冲突影响,美国出口集中至乌克兰、以色列,俄罗斯出口量则大幅下降。装备层面,航空航天装备军贸市场表现活跃;2019-23年,飞机和导弹出口呈现出持续上升态势,导弹、舰船、及装甲车的出口占比也都超过10%,这四者的全球武器出口占比达到84%,而飞机和导弹的全球出口占比则超过60%;增速上,2019-23年火炮出口的累计增速最高(除卫星和其他),较2014-19年增长+54.81%,导弹出口增长+13.11%,飞机出口增长+1.74%。

▍我国有望填补军贸需求缺口,装备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装备已实现从武器进口仿制到自主研发。尤其是在近年国产装备大批量更新换代背景下,部分军品技术在国际上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特别是中高端装备在全球军贸市场中成为热门选择。根据SIPRI的数据,2019-23年我国占全球军贸出口总额的5.8%,其中85%流向亚太国家。我国军贸长期主要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口,2019-23年前五大采购国分别为巴基斯坦(58%)、孟加拉国(10%)、泰国(6%)、阿尔及利亚(3%)和缅甸(2%)。考虑到作为传统军贸大国的美俄短期内“自顾不暇”,我国或有望快速抢占全球军贸市场,填补美俄原有下游客户需求缺口。2019-23年,我国军贸以飞机、舰船、装甲车和导弹为主要产品,出口规模占比分别为31%/31%/19%/12%。未来随着我国国际政治地位逐渐提升,国产军贸产品有望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占率。短期来看,已有出口经验或国内已经列装的装备订单将有望率先落地,尤其是无人机、制导弹药等;长期来看,预计中国和友好国家的国防军工技术交流将逐步增加。

▍风险因素:

国际政治形势波动导致海外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和升级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企业发展受到挤压的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投资策略:

军贸是军事大国改善协调政治关系、实现高额商业利润、加强军事联盟的重要工具,也是维持国防工业经济、反哺国内军事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军贸正从过去的低档廉价外销逐渐向高端武器出口过渡,尤其是在近年国产装备大批量更新换代背景下,部分军品技术在国际上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随着我国国际政治地位逐渐提升,国产军贸产品有望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占率。1)军机;2)制导弹药和无人机;3)雷达和防空系统;4)上游配套:i)惯性导航;ii)含能材料;iii)复合材料;iv)发动机。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2月13日发布的《军贸领域专题研究报告—国际军贸高景气,中国军工新机遇》报告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094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