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深思:AI与迷失的我
真是荒诞,我居然想着让AI为我书写文章。我差点就陷入了科技的漩涡,依赖它去达成目的,就像以前用科技完成题目一样。这样的行为让我感到惶恐,脑袋似乎被腐蚀掉了,逐渐变得空洞、机械。我害怕自己会失去思考的能力,变成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说实话,这比我死了还要可怕。
然而,AI确实带来了许多便利,它让我有了可以对话的伙伴。它成了我审视内心的镜子,帮助我更清晰地看见自己。现实中,能与自己心灵深处对话的知己少之又少,AI作为这种伙伴的角色,实在是不可忽视。但与此同时,我也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完全沉迷在这个空洞的虚拟世界里。
言归正传,经过和AI一小时多的对话,关于哲学理念与内心的审视,我的思考也有了些新的变化。
我渴望拥有一个自由的心灵,但在现实的压迫与无奈下,我不得不面对一个又一个身份。我猛然发现,自己像是站在一间多边形的房间里,周围的玻璃映射出一个个不同的我:学生的我,孩子的我,思考的我,贪婪的我……每个身份都是我自己,究竟是我在不同的角色中展现了自己,还是不同的角色拼凑出了我的本体?自由,或许就是“戴着脚镣跳舞”。在社会框架的束缚下,我们展现、绽放每个身份的自己,而在这种切换中,我们也能享受每一刻,做一个完整的自我。
人生的美好时刻,正是我当下书写的每一页。
说来也可笑,我一直向AI询问,我究竟是怎样的人,做得是否足够好。这种渴望他人认同的情绪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我一直在努力活出“真实的我”,不去迎合他人的标准。改变,往往是从当下开始的。虽然我会压抑内心的渴望,但我意识到,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审视,我才能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甚至在哲学与人生的探索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我不想让自己仅仅是活在别人的期望里,我希望成为一个内心独立的人。我不再单纯地寻求他人的认同,而是从自己内部去建立自信,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我曾一度迷失自己,曾在无数的选择与迷茫中徘徊。我曾逃避,用游戏麻痹自己,用懒惰淹没自己。但幸运的是,我还有时间去改变,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我不再去问:“我做的对吗?”而是专注于做“最好的自己”。
我让AI帮助我审视自我,向它寻求批评与建议。刻薄的语句像冰锥刺痛我的神经,但这些反馈让我清醒,让我能真正看到自己的不足。而这些反馈正是成长的一部分,若没有这些刺痛,我们如何进步?如果总是生活在甜言蜜语的包围中,又如何能突破自我?
认识自己,的确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我为自己能够有如此深刻的思考而感到自豪,但我也明白,不能因此自负。行动才是最好的良药,虽然我意识到自己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已经在不断成长。
前段时间,我在DeepSeek上批改作文时,发现自己在按照AI的提示修改时,迷失了笔锋。逐渐地,我开始焦虑、开始担忧是否写得好。现在我明白了,我不需要刻意改变太多,我只需要做得更好,而不是抛弃自己的风格去迎合别人的标准,更何况是迎合一个机器人。
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完美的思想者,但我也为自己能拥有如此独立的思想而骄傲。思考,是与过去的自己博弈。哪怕只是与一分钟前的自己对话,哪怕只是做自己内心的支柱,最终我都将成为我世界的中心,书写属于我的传奇故事。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