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杨紫、李沁为例浅聊年轻女演员的局限性
青霞曼玉时代许多女演员比较全能,可霸气,可柔情,可如山,可似水,能够稳稳拿捏多种风格的角色,到了近些年,随着演员这个行业把门槛抽离,年轻一批女演员能够做到这么全面戏路的比较少了,荧幕上活跃的比如小宋佳、任素汐、白百合等,塑造人物的能力都比较出众,但也有一些演员戏路过于窄,其实戏路窄并不算缺点,尺有所长,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特色,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下去也能有足够的收获,怕就怕有些演员总琢磨着要突破自己,去尝试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作为童星出道至今的演员,杨紫的国民度非常高,哪怕不怎么看电视的人也知道她是《家有儿女》中的小雪。杨紫长相偏幼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娃娃脸,这个形象比较适合一些言情剧里的小女生角色,比如《欢乐颂》的纯情恋爱脑邱莹莹,《亲爱的,热爱的》里面单纯可爱的佟年,《余生请多指教》里的元气少女林之校,这些都很适合她。
但她其实不太适合古装剧,即便是古偶剧也显得有些不适,比如其出演的《香蜜沉沉烬如霜》、《长相思》、《青云志》以及最近热播的《国色芳华》,她的形象略微撑不起端庄大气的女主角色,还是更适合小家碧玉。即便同为现代剧,《承欢记》里的麦承欢略微带一些职场女性的色调,对她来说就有些勉强了。
杨紫参演的剧集有一部《战长沙》,豆瓣评分9.1,有朋友或许会说这是一部抗战剧,杨紫总算是颠覆了以往傻白甜的形象吧,其实不然,剧中她所饰演的胡湘湘,也是打小受尽宠爱的胡家掌上明珠,前期依旧是妥妥的小女生,当然她演出了这个角色的成长,所以演技还是有的,最重要的是找到贴合自己形象的角色。
另一位局限性很大的演员李沁,关注到她是其在剧版《白鹿原》中饰演的田小娥,关于这个人物,读者给出的性格总结是这样的:
她是整个《白鹿原》上最低贱的一个女人,但也是整部《白鹿原》里唯一一个在被男人玩弄的同时也玩弄男人的女人,唯一一个打过男人耳光,唯一一个尿到鹿子霖鹿乡约脸上的女人。但是她这点反抗是不彻底的,她因为自己的反抗而招来了更大的灾难。失去了男人黑娃这个靠山后,她很快向身边的男权世界妥协,寻求其他的男性作为依靠,她也很快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
尽管她的出现带着一种原罪,她实则是极具反叛精神的一个经典女性角色,但昆曲演员出身的李沁形象过于端庄,她能演出书香门第的出身,却演不出田小娥性格里泼辣反叛的一面,面相柔弱的李沁如果要强行诠释反叛,她就不得不化上黑色妆容,假装自己是一个村妇,操着一口学院腔调的普通话说出村妇的粗俗台词,那叫一个字正腔圆,“演”地太做作,太假,这种演员气质和角色性格的反差令人不适。相对而言,影版《白鹿原》中饰演田小娥的张雨绮就更出彩些。
李沁的形象,扮演知性、柔情、娇弱的角色都可以,譬如古装剧《庆余年》里的鸡腿姑娘林婉儿,现代剧《花开半夏》里的夏如画,都很适合她。
同样是出演古装剧,《狼殿下》里的马摘星就不太适合她,李沁身上没有江湖气,她的长相太“软”,演不出女侠性格中“硬”的一面,同剧中辛芷蕾形象就更贴合一个女侠客的身份。
这一点在另外两部年代剧《梦中的那片海》和《追风者》中表现更明显,她演绎不出女战士果敢刚毅的特征,一些表现果断性格的台词都只能端着架子咬文嚼字背台词。
总的来说李沁还是适合端庄秀美的角色,怎么合适怎么来就是别强行拌丑装村妇了。
都说女演员人到中年必须要转型,否则戏路太窄没出路,但我觉得有些天生的“窄路子”局限性或许本就是一种优势,她们本身就不适合转型,强行转型不如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即便同质化也比转型失败好得多。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100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