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学得一匹修辞

白日里,无事所所,倚床侧卧,消磨时光,静静地展卷,阅览着东西,顺便就学到了一个修辞,心潮澎湃,庆幸不已。

有人会讥斥,不就一个修辞么,有必要、好意思值得大惊小怪么?

那咱不行,长年囿居于乡间茅舍,消息闭塞,孤陋寡闻,从没见过或见了也叫不上名,等于不认得。今日初识此修辞,颇感新鲜,也实难抑止喜悦,就特愿偷偷地拿来与众同道分享,这个修辞哟,它就叫伸缩。不知天下诸君都对之熟络否?

按理说,中土语言,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就单指其修辞占比世界各地语言技法的种类,也数不胜数,何止万千?多一个少一个,就如沧海一粟,谁还专指它那一瓢水添锅?…这后半句话儿说得就太不那个了,口儿满了,则显极不厚道,光闪住舌头,还容易弄撑散劲儿,也惹人不耐烦。

退一步讲,怎不说弱水三千年,仅取一瓢饮呢?偏偏儿这一瓢,恰好就是刚遇到的那一修辞(伸缩),处于茫茫戈壁沙漠,又逢酷暑连天,前不着村后不挨店、无河无源无朝露,连青草也不见,口渴得眼见要冒烟儿,妳不喝这一瓢水,马上就报销妳的小M,就问,此时此刻,妳还敢小觑这一瓢水么?妳不当即饮下它,妳还能活多久哟?

俗话说,知识改变m运。就讲的这理儿,特别是节骨眼上,少一技法、缺一修辞而没答上考卷,导致分数与别人拉开差距…是不是妳的M运就将从此改写?

记得上小三(年级)时,作为小学生,才开始学写作文,老师说,可用三大语法修辞:比喻丶拟人和夸张,用得好,会让文章生色的。后来升初中、上高中,翻来覆去在作文、周日里,甚或个人那私自珍藏的小小日记本子里,总是那老三样儿技法儿在运作,跳上跳下、称w称B,都老掉牙了,也舍不得更换新的装备。其实,说得寒碜,不是不舍得更新,而是根本没有新的修辞可替代它们呀!

如今好了,终于新<对我这浅薄之徒来说是新,实则早已存在于语言、文学中了。>修辞来了,岂不乐乎?

那么,什么是伸缩呢?

简单而具体点说,这一修辞就是在语句和行文中,能粗能细、可短可长,又可变化万端的用词儿技法。

日常生活中,一个玩具、一件工具,能反复用也不会坏,就肯定是好物件。但还有一种冒牌的、劣质的,是塑料做的、似冰碴儿类物品,摔下烂了、碰着碎了,再不然如针刺儿一挨着就扎着了手,不像弹簧、皮筋和胶泥儿,没一点延展性、收缩度,极不好摆弄,谁还愿意再打理它们?

倘若某物具有伸缩的属性,捣对千w遍不变坏,那就太招人喜欢了。同理,伸缩这一修辞,就灵便得不得了,用在语言与文章里,起到别样的作用,是倍受作文者们青睐的。

例:他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凯旋)。<沈从文《边城》>

看看,伸缩这一修辞,就是表示不把话儿说s,让听者认为所反映的事态,有回旋的余地。

当然,原文推介这一修辞时,头头是道、讲了很多,由于时间关系,咱在此不必啰嗦,不必S搬硬套与照抄,只作提纲挈领、点到为止。(有兴趣的同志和那些爱钻研的学者,想往那纵深中探讨,不妨也可索引原著,一究到底。)

伸缩,根据用法,大概可分为:①明伸缩。②暗伸缩。③强意伸缩。④弱意伸缩。⑤有选择性地绅缩等几种情形。

而伸缩修辞的作用与妙处在于:①意不张满,蕴有退路。说出的话儿、展出的文儿,让爱扣豁儿、找茬和爱抬杠之流,无懈可击、无漏洞可钻,更无支点可放那根棍子。②避闪。③搪塞应付、以示遮掩。④示意指向、目的等等。

举下面几个栗子,均是用的伸缩修辞,但作用很微妙,表现各不相同。

A,不远的将来,或许三二年,大伙儿都可跨入GC主一。

B,那少女的健康与安全得提上日程呀?

    有一队高手在那日夜守护着,还算马马虎虎吧!

C,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D,我想,希望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人走得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细着摸着摸,诸君可从中体会到那伸缩修辞的精妙不?

    2月14凌晨3点于苏州玉出昆冈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103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