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IP,不妨大胆一点

《friends》

我去年四月在小某书开始更新笔记,到现在积攒了一千多个粉丝。不少原始粉丝是靠骂公司获得的,最近离职了我才知道,原来公司的人知道我的账号,也是有点汗颜。

男朋友查看我的账号,信息泄露的点太多了,首先头像是我自己(哪怕戴了墨镜也会被熟悉的人认出来),其次我发了公司附近的建筑图,公司的人大数据一刷就知道是自己的同事,还有则是我还发了自己的电脑屏保……

桩桩件件很难不让人认出来。说实话知道自己做的私人账号被公司尽收眼底,第一反应是害怕和生气,第二反应是要加强隐私防护。但其实现在想来,泄露我的也是成就我的。

当时那批粉丝怎么积累?是需要拍一些公司场景图营造上班实感,这样才更有说服力的,一体两面。而且我后面没有怎么骂公司了,开辟了更多更上进的主题,借了公司的力但是没有主动透露过公司的名字,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被找过吧。

离职的时候有一件事让我很意外,团队里两个资深的翻译主动加了我,在我看来我翻译经历才四年,这两个资深翻译都是十年、二十年经验,怎么着也应该是我主动加她们。

她们加我,那是不是我有什么长处呢?

我和其中一位同事聊了我面试新岗位的经验,和另一位同事分享了我做的账号,分享了新媒体的经验,分享岗位面试经验的时候还有一些倾囊相授的味道,后面分享新媒体时我滔滔不绝,其实可能是我有意识的想看看能不能施加自己的影响力。

我知道自己的账号一千多粉丝在翻译领域算小有成就,我也知道自己的内容是有价值的,共事过的前同事通过我的内容了解到我上进和做内容的那一面对我印象更好,也算满足了虚荣心,何乐而不为呢?

做事真的能积累经验,也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哪怕是很小的事。为什么这两个资深的同事加我,我估计跟之前我帮助过她们有关系。

有一个项目是我长期在做,后面经过调整变成了轮换着做,有一些细节接手的同事不是很清楚,于是我手把手截图教给她们,她们夸我讲的很好,有做老师的天赋。

她们这么一夸,我也觉得是那回事。我做事的时候天然会想着别人的视角,所以每一步都教的很细,她们看起来是夸我擅长说事,往深了说其实也是我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事情。

而我现在转行的新岗位要求的核心能力就是需求洞察,怎么不算匹配呢?

一方面是做事发掘自己的长处,另一方面也是调整自己的认知。我发现我并不是专业性很强的人,英语还行但不拔尖,写文章还行但也不拔尖,但我有一些综合素质是相当不错的,比如沟通表达、行动力、总结力,天选面试圣体。

对于文科岗位来讲,行动力带来的效益甚至远超专业性。我在和别人聊天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别人的思维中有那么多“这也可以?”“还能这样?”,而我天然就觉得“我有什么不可以的?”,想法很多时候决定了人的行动,而我未经雕琢的横冲直撞的本能能带给我更多可能性。

今年也更意识到个人IP的重要性,不光是小某书涨粉。个人Ip往赚钱的角度说是有机会积累粉丝做广告,往小了说让朋友、家人、同事知道你的积累、做事经验和方法,也是在建立自己的正反馈磁场,施加自己的影响力。

会收获很多夸赞和肯定,而这些又会把自己包裹起来,武装出“我可以”的更坚实自信。

大胆尝试,小心求证,继续打造个人IP。

2025蕴藏着更多可能性,而美好已经施施然来到。

———————————————————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小电驴掌控者,即将不干了的中级翻译。

最近未减肥,轻度努力人格。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119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