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甲,低绩点,但是有含金量高的竞赛奖项。乙,高绩点,但是只有绩点。这两个哪个就业更有优势?
按照题主的例子分析。
在计算机类专业的就业中,学生A(GPA 1.8,ACM-ICPC regional金牌)和学生B(GPA 3.7,无任何奖项)的就业优势各有不同,具体取决于招聘单位的偏好和岗位需求。
学生A(低绩点、高含金量竞赛奖项)
优势:
竞赛奖项的高含金量:ACM-ICPC是计算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竞赛之一,其区域赛金牌体现了学生在算法设计、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方面的卓越能力。这种能力在技术岗位上是非常受重视的,尤其是在大厂的技术面试中,ACM-ICPC的获奖经历往往能直接提升面试官对候选人的认可度。
实践能力的体现:竞赛获奖表明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技术岗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有实际项目经验和竞赛获奖经历的学生。
劣势:
绩点较低:绩点1.8/4.0在学术成绩上表现不佳,可能会在一些注重学术成绩的单位或岗位上处于劣势。例如,一些国企或事业单位可能会更看重绩点。
学生B(高绩点、无竞赛奖项)
优势:
学术成绩优秀:GPA 3.7/4.0表明学生在学术上表现优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一些注重学术研究或理论知识的岗位,高绩点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
稳定性:高绩点通常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稳定,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业任务。这种稳定性在一些需要长期稳定工作的岗位上可能会受到青睐。
劣势:
缺乏实践和竞赛经历:没有竞赛奖项或其他实践项目经历,可能会在技术岗位的面试中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大厂的技术面试中。
综合分析
大厂技术岗位:对于大厂的技术岗位,学生A的ACM-ICPC区域赛金牌可能会更具优势。大厂通常更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竞赛获奖经历能够直接体现这些能力。
国企或事业单位:在一些国企或事业单位,学生B的高绩点可能会更有优势,因为这些单位往往更注重学术成绩和稳定性。
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可能会更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学生A的竞赛奖项和学生B的高绩点都有可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优势。
因此,学生A和学生B的就业优势取决于具体的招聘单位和岗位需求。学生A在技术岗位上可能更具竞争力,而学生B在注重学术成绩的岗位上可能更具优势。
如果能够选择,A>B,这是现实生活教会我们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