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古今:玉簪记

第一章:惊鸿初见
在繁华的大楚王朝,京城长安一片歌舞升平之象。长安城中,有一赫赫有名的礼部尚书府,尚书大人林正清为人清正,育有一女林婉兮,年方二八,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才情出众,温婉大方,是京城中众多公子哥倾慕的对象。
这日,恰逢长安城中一年一度的上元佳节,花灯如昼,游人如织。林婉兮在贴身丫鬟翠儿的陪同下,也出门赏灯。街道上,各种造型别致的花灯争奇斗艳,有寓意吉祥的龙凤花灯,有活灵活现的花鸟花灯,还有充满童趣的生肖花灯。林婉兮手持一把团扇,漫步在花灯之间,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突然,人群一阵骚乱,原来是一匹受惊的马在街上横冲直撞。众人纷纷躲避,林婉兮一时不慎,与翠儿走散。就在那匹马朝着林婉兮狂奔而来之际,一位身着月白色锦袍的公子飞身而出,一把将林婉兮抱在怀中,就地一滚,避开了马蹄。
林婉兮惊魂未定,待缓过神来,发现自己正被这位公子紧紧护在怀里,两人四目相对,刹那间,仿佛周围的喧嚣都已远去。这位公子名叫苏逸尘,是镇远大将军苏敬之的独子,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为人豪爽正直,剑眉星目,气宇轩昂。
“姑娘,你没事吧?”苏逸尘关切地问道。林婉兮脸颊绯红,轻轻挣脱开苏逸尘的怀抱,福了福身,说道:“多谢公子搭救,小女子并无大碍。”苏逸尘看着林婉兮娇羞的模样,心中一动,说道:“姑娘客气了,路见不平,自当相助。只是姑娘与家人走散,这可如何是好?”
此时,翠儿焦急地寻了过来,看到林婉兮安然无恙,这才松了一口气。林婉兮向苏逸尘介绍了翠儿,又对苏逸尘再次道谢。苏逸尘笑着说:“姑娘不必如此客气,今日上元佳节,如此良辰美景,不知姑娘是否愿意与在下一同赏灯,也好稍解刚才的惊吓。”林婉兮犹豫了一下,翠儿在一旁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袖,笑着说:“小姐,这位公子救了您,一同赏灯也无妨。”林婉兮微微点头,算是应允。
三人一同在花灯下漫步,苏逸尘与林婉兮交谈甚欢,他们谈诗词歌赋,谈琴棋书画,彼此都惊讶于对方的才情。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林婉兮想起家中父母,便要告辞。苏逸尘心中不舍,却也不好挽留,说道:“今日与姑娘相见,实乃苏某之幸。不知日后是否还有机会与姑娘相见?”林婉兮低头浅笑,从袖中取出一支玉簪,递与苏逸尘,说道:“这支玉簪赠予公子,权当谢礼,若公子有心,或许我们还会再见。”苏逸尘接过玉簪,如获至宝,说道:“姑娘放心,苏某定会好好珍惜。”
林婉兮与翠儿转身离去,苏逸尘望着她们的背影,久久未曾移开目光。那一夜,花灯的光芒映照着他手中的玉簪,也照亮了他心中那一抹倩影。
第二章:相思渐浓
上元节过后,林婉兮时常想起与苏逸尘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泛起丝丝甜蜜。她坐在闺房之中,手持画笔,在宣纸上描绘着苏逸尘的模样,每一笔都饱含着深情。而苏逸尘亦是如此,回到家中,将那支玉簪小心地放在枕旁,每日醒来,第一眼便能看到,仿佛林婉兮就在眼前。
苏逸尘深知,若想与林婉兮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于是,他来到父亲苏敬之的书房,将自己在上元节与林婉兮相遇之事,以及对她的爱慕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苏敬之听完,微微皱眉,说道:“礼部尚书林正清为人倒是不错,只是我们武将之家,与他们文官之家联姻,不知是否合适。且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还需从长计议。”苏逸尘着急地说:“父亲,孩儿对婉兮姑娘是真心的,还望父亲成全。”苏敬之看着儿子焦急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忍,说道:“此事我会与你母亲商量,你也不要过于着急。”
与此同时,林婉兮的母亲也察觉到了女儿的异样。见女儿时常对着一支玉簪发呆,心中便猜出了几分。一日,她坐在林婉兮身旁,轻声问道:“婉兮,你是不是有心事?娘看你近日总是魂不守舍的。”林婉兮脸颊泛红,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上元节与苏逸尘相遇之事告诉了母亲。林母听完,笑着说:“原来如此,苏将军家的公子,倒是一表人才。只是这婚姻大事,还得你父亲做主。”
林婉兮心中忐忑,不知父亲对苏逸尘的态度如何。而苏逸尘这边,也在焦急地等待着父母的答复。终于,苏敬之与夫人商量后,决定先派人去林府打探一下口风。
苏府的管家来到林府,向林正清表明了来意。林正清听完,心中有些犹豫。他虽对苏逸尘的人品有所耳闻,但毕竟武将之家与文官之家的行事风格有所不同,他担心女儿嫁过去会受委屈。林正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顾虑,苏府管家只好回去如实禀报。
苏逸尘得知林正清的态度后,心中十分失落。但他并未放弃,决定亲自去林府,向林正清表明自己的心意。
第三章:波折重重
苏逸尘精心准备了一番,带着厚礼来到林府。管家通报后,林正清在书房接见了他。苏逸尘见到林正清,恭敬地行礼,说道:“林大人,久闻大人清正廉洁,苏某甚是钦佩。今日冒昧前来,是想向大人表明我对婉兮姑娘的心意。我对婉兮姑娘一见钟情,自上元节相遇后,日夜思念,还望大人成全。”
林正清看着眼前这位年轻有为的公子,心中对他的印象倒是不错。但他仍严肃地说:“苏公子,我知你是真心喜欢婉兮。只是我们林家世代为官,讲究的是诗书礼仪,而你们苏家乃武将之家,行事作风与我们有所不同。我担心婉兮嫁过去后,会不适应你们苏家的生活。”
苏逸尘赶忙说道:“林大人放心,我定会好好照顾婉兮。我虽身为武将,但也读过不少诗书,深知礼仪之道。且我家中父母皆是通情达理之人,断不会让婉兮受委屈。”林正清沉思片刻,说道:“苏公子,此事我还需与夫人商议,你且先回去吧。”苏逸尘无奈,只好告辞离开。
然而,就在苏逸尘离开林府不久,京城中便传出了一些流言蜚语。有人说苏逸尘仗着自己是将军之子,强抢民女,而这个民女便是林婉兮。这些流言越传越离谱,很快便传到了林正清和苏敬之的耳中。
林正清听闻后,心中十分气愤,认为苏逸尘品行不端,便坚决反对林婉兮与他来往。林婉兮得知这些流言后,伤心欲绝,她坚信苏逸尘不会做出这样的事。但父亲的态度坚决,她也无能为力。
苏逸尘得知流言后,更是心急如焚。他四处打听,终于得知是朝中一位与苏家有过节的官员,为了打压苏家,故意散播的这些谣言。苏逸尘决定要找出证据,还自己和林婉兮一个清白。
他四处奔走,寻找证人,经过一番艰难的调查,终于找到了当日在街头看到他救林婉兮全过程的几位百姓。苏逸尘带着他们来到官府,向知府大人说明了情况。知府大人查明真相后,严惩了散播谣言的官员,并将此事公之于众。
流言虽已澄清,但林正清心中仍有顾虑。苏逸尘知道,若想让林正清彻底改变主意,还需做出更多的努力。
第四章:情定终生
苏逸尘并未因林正清的顾虑而放弃。他深知,要想赢得林正清的认可,必须做出一番成绩。此时,大楚王朝边境传来消息,北方的蛮夷部落时常侵扰边境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苏逸尘听闻后,主动向父亲提出,要带兵出征,平定蛮夷之乱。
苏敬之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中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儿子有保家卫国的志向,担忧的是战场凶险,生怕儿子有去无回。但苏敬之最终还是同意了儿子的请求。
苏逸尘带领着军队,日夜兼程,奔赴边境。在战场上,他英勇无畏,身先士卒,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多次击退蛮夷的进攻。经过数月的苦战,苏逸尘终于成功平定了蛮夷之乱,边境百姓得以重归安宁。
苏逸尘凯旋而归,京城百姓夹道欢迎。他的英勇事迹传遍了京城,林正清也对他刮目相看。苏逸尘并未停歇,回到京城后,他再次来到林府。
这一次,林正清亲自在府门外迎接他。苏逸尘见到林正清,单膝跪地,说道:“林大人,苏某此次出征,平定蛮夷之乱,只为证明自己有能力保护婉兮。我对婉兮的心意,从未改变,还望大人成全。”林正清看着眼前这位英姿飒爽的公子,心中的顾虑早已烟消云散。他笑着扶起苏逸尘,说道:“苏公子,你英勇善战,又对婉兮一片深情,我还有何理由反对。我同意你与婉兮的婚事。”
苏逸尘大喜过望,连忙向林正清道谢。林婉兮得知父亲同意了她与苏逸尘的婚事,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不久后,苏府与林府张灯结彩,大摆筵席,为苏逸尘和林婉兮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苏逸尘与林婉兮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从此情定终生,相伴一生。婚后,他们夫妻二人相濡以沫,苏逸尘继续为大楚王朝效力,林婉兮则在后方悉心照料家庭,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京城百姓口中的一段佳话。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