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六十四回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二百六十四回
乱云润生 第四十一章
绍宗丹心救国遭害远遁祖地
滿旗女儿奋拼数载终拥田舍
第二百六十四回
乱云润生 第二百六十四回
上回说到渠阳赤阳庄赤辅铭家欢喜过新年,家中一片祥和温馨。三儿子赤绍宗在这短暂的团聚时光里,虽享受着亲情的温暖,可外界风云变幻的阴影却始终萦绕在他心头。1922年的华夏大地,宛如一艘在狂风巨浪中飘摇的巨轮,内忧外患,局势岌岌可危 。
彼时,列强的贪婪目光仍紧紧盯着中国这片土地,企图进一步蚕食掠夺;军阀们为了一己私欲,割据一方,连年混战。炮火纷飞之下,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然而,黑暗越浓重,曙光越夺目。去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如同一束穿透阴霾的强光,给无数在黑暗中摸索的人带来了希望。1922年,共产党在艰难险阻中积极奔走,组织工人罢工,宣传革命思想,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中流砥柱。
经济领域,罢工浪潮此起彼伏。1月12日,香港六千多名海员为了争取合理的工资待遇,毅然发起大罢工。星星之火迅速成燎原之势,很快发展为香港工人同盟总罢工,参与人数超过十万。一时间,香港的航运全线瘫痪,港口寂静无声,往日的繁忙景象不再;市内交通中断,车辆停滞,大街小巷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工厂停工,机器停止轰鸣。这场罢工持续了56个日夜,每一日都是工人们与港英当局的顽强较量。终于,3月8日,港英当局在工人阶级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低头,接受了海员们增加工资、抚恤死难工人家属的正义要求。这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工人的斗志,各地罢工运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且大多取得了胜利,充分彰显了工人阶级团结一心的磅礴力量。
在国际舞台上,1月21日至2月2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来自中国、朝鲜、日本、蒙古等国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革命之路。大会深入总结了远东各国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经验与教训,明确阐述了被压迫民族所肩负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就像一盏明灯,为在黑暗中艰难探索的中国共产党照亮了前行的方向,坚定了推翻反动统治的决心。
然而,沽海却被阴霾笼罩。以杨以德为首的北洋政府反动警察厅,在城中实行残酷的白色恐怖统治。他们禁止百姓上街游行示威,严禁学校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甚至禁止三人以上的集会。对于重点爱国组织和人士,他们严密布控盯梢,稍有风吹草动便立即打压。进步刊物一旦刊载激进稿件,便会被无情查封。整个沽海人心惶惶,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恐惧之网紧紧束缚。在这样的环境下,爱国革命斗争不得不从公开转入地下。赤绍宗从警厅内部得知,自己已被圈定为重点监控对象,人身自由受到极大限制,随时可能面临被捕杀头的危险。
出于这种严峻形势,赤绍宗1922年返回沽海的时间很晚。家中新添了一亩田地,他便主要在家协助家人进行春灌保墒、播种等农事。直到清明祭祖完毕,他才动身前往沽海金家窑表叔赤增清家拜年。叔侄二人多年未见,感情愈发深厚。在餐馆叙旧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嚣,直奉战火竟烧到了街上。只见战车滚滚,尘土飞扬,士兵们神色匆匆,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肃杀的气息。
4月26日,吴佩孚抵达保定;28日,张作霖到达沽海军粮城奉军大本营。26日,直奉两军因误会而开火,战争的硝烟瞬间弥漫开来。27日,直军奋勇击退突击直军指挥部的奉军马队。28日,双方在长辛店展开激战,奉军的巨炮疯狂轰鸣,炮弹如雨点般落下,“弹凡万余发”,长辛店陷入一片火海。29日,直奉两军在良乡反复争夺,阵地两度易手,双方各自设伏,直军最终仍据守良乡。30日,直军强攻长辛店,却遭遇重创,无奈改攻为守,重兵驻守涿州以策应全局。5月1日,双方展开激烈炮击,互有胜负。奉军张家口援军赶到,双方投入兵力达2.5万,炮火连天,整整持续了24小时,大地在炮火的震动下颤抖不已。2日,直军“发炮向长辛店袭击”,3日,奉军取得胜利,直军进攻长辛店再次失利。4日,吴佩孚下达三路总攻命令,采用计诱敌后包围的战术。奉军第十六师在门头沟阵前投降,第一师及第二、第九两混成旅向丰台、芦沟桥狼狈溃退,直军顺势占领长辛店。5日,直军乘胜追击,迅速占领丰台,直逼落垡,黄村、丰台的奉军纷纷被直军缴械,总计约3万人。西路奉军就此肃清。
中路战场,从4月27日起,双方激战至深夜,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夜空。至5月4日,张作霖一日夜连闻中、西两路败讯,深知大势已去,匆忙带着残部万余人,逃离军粮城,奔向滦州。中路战事也随之落下帷幕。
东路战场,直奉正式交战于4月26日,双方你来我往,“互有伤亡,会日暮停战”。5月4日,“直军占静海”,7日,直军攻破军粮城,势力扩张至芦台,东路战事也宣告结束。
至此,奉军三路全面溃退,张学良、郭松龄率领三个旅的兵力,狼狈撤退至山海关一线。直系与奉系军阀为了争夺权力,不惜将百姓拖入战争的深渊。直系军阀吴佩孚等控制着北京政府,但内部矛盾重重;奉系张作霖则窥伺时机,联合其他势力组成反直同盟。4月,张作霖率奉军分兵三路入关讨直,双方在河北等地展开激烈交火。战争初期,奉军凭借猛烈的火力占据优势,但战略战术素养不足;直系将领多出身科班,战术灵活多变,迅速组织反击。经过数日激战,奉军最终溃败,张作霖险些被俘。后来在列强的调停下,双方于6月签订停战条约。
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果酿成是,奉系全线崩溃,张作霖率部退回关外,东三省议会向北京政府宣布,实行东北自治,不受约束,直系独揽北京政府大权,更让百姓遭受了无尽的苦难。赤绍宗目睹这一切,心中满是悲愤与痛心,他将这些尔虞我诈画面,真实还原,决心用图文记录下这段残酷的历史。
5月,对中国工人运动和青年运动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月份。5月1日至6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工人阶级的未来。会议通过了《八小时工作制》《罢工援助》和《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等一系列决议案,决定在全国总工会成立前,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总通讯机关。代表们还振臂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口号,这声音如洪钟般响彻云霄,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向着更加团结、有序的方向迈进。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广州顺利召开。团的纲领坚定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明确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为中国青年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这次会议意义非凡,它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这一系列会议和运动,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也让赤绍宗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曙光,更加坚定了他文化救国的信念。赤绍宗悄悄收集资料,精心制作图文画册,希望能将这些真实的历史和革命的信念传递出去。然而,在北洋控制区,投稿发表这些画册困难重重,他只能等待合适的时机,将画册交给觉悟社,由邓颖超、刘清扬等人在进步报刊上发表。
1922年夏初,赤绍宗得知邓颖超从北京来到沽海的消息,心中激动不已,便千方百计地进行联络。1920年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后,邓颖超从女师毕业,随后在北京担任小学教师。1922年夏,邓颖超应达仁女校校长马千里之聘,回到沽海任教。同时,她积极投身于在沽海的地下秘密爱国救亡运动,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重要力量。
(待续)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