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38)

我突然发现了曾经写的一篇八股式文章,写的很浅显 但题目但是很吸引我。

写作文作业是很痛苦的,当时这个题目让我没有那么无聊。

觉得写的很幼稚,但也很好玩。

我放到最后,感兴趣可以扫一眼。字数可能会很多,但我又不收费,就这么看着吧。

今天二更是因为难得比较清闲 开始算账,结果发现真的没钱了,感到有些焦虑。

最近省吃俭用吧,每天去食堂吃,只打一个半荤半素的菜,不到六块钱能吃的不错。

但冬天真的好容易饿啊。

本来十一月中旬有个三人篮球赛,但我估计去不了了。训练开始后我就一次训练没去过,要么是田径队训练冲突了,要么是有讲座团课啥的。

所以除了遗憾也没啥 如果后面缺人我也有时间的话希望能去玩一玩。

我现在最喜欢上微积分。

因为最不无聊。

我最烦思政课,每天都在魔法攻击我。关键他还布置情景剧作业。

我差不多啰嗦完了,不感兴趣的,看累的人可以结束了,下面是我的八股式作文作业——《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正文开始。

酒,在中国人的历史是意义非凡的,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在中国的文化历史长河中,酒往往是和政治、文人联系在一起的。它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以,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也正是酒的不断发展才使得中国的历史文化从此变得色彩斑斓,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酒文化。

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距离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自古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而酒大多数都是以粮食做酿造材料的,所以酒和农业就开始形成了密切的关系,酒业的繁荣直接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酒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丰富了人民的饮食生活的同时,也渐渐的融入到了政治中去,例如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坐上皇位的赵匡胤通过宴请石守信、高怀德等掌握兵权的重要将领,使他们放弃了自己手中的军权。一场棘手的权力之争的忧患就在一场酒宴中以温和的方式解决了。可见酒在政治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但纵观历史,酒也有不好的效应,有昏君不理朝政、生活奢侈淫靡的风险。在古代人们常把饮酒行为与国家乱象相联系,并由此有了“饮酒亡国”的观念。“君主沉腼于酒,国有亡国之虞,臣下酗酒纵饮,则有废职亡身之忧。”昏君的酒池肉林,英雄的喝酒误事,因酒引起的“祸患”不在少数,但客观而论,古人把生活上的种种失误归咎于酒显然失之偏颇。无论是一个王朝的灭亡,还是人事的成败得失,往往有诸多因素,又怎能以就代表一切祸患的原因呢?

酒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古代许多流传千古的诗词都和喝酒密切相关,后期发展的戏剧、小说也不在少数。例如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短短的四句诗,以酒入题,酒贯穿始终,一气呵成,把将军誓死报国的决心描绘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报国之志是诗人心中雄壮辉煌的不灭之志,那么忧民之心则是诗人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杜甫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鲜明地写出了统治阶级与阶级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天壤之别。有力抨击了统治阶级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生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忧虑。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的喜态,由酒表现出来,直至高潮。

酒也是送别中不可或缺的。中国有个词,叫“饯行”,指亲朋好友欲远行,置办酒席,为其送行,以示祝福和惜别。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离别的忧伤晕染开来,层层荡开,成为送别诗中的绝唱。

还有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也是和酒分不开的。最鲜明的李白“诗仙”和酒是分不开的,杜甫曾有首诗是这样写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定是臣是酒中仙”。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因此,酒既可以是诗人、艺术者借以抒情的方式,同时也让那些时期的文学艺术到达了另一个顶峰。

酒也衍生出了一系列娱乐活动。比方说,酒令、划拳等。《红楼梦》中不少写到众人喝酒行酒令的场景。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行令就像催化剂,使原本陌生的客人活跃熟稔起来,这也许也是中国人好客的原因。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

酒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影响日趋见长,酒虽好,但也和凡事一样有一个度,过了度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用,所以饮酒误事误国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但如果没有酒的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定会缺少光彩。杨志等英雄不会喝酒误事,留下不平凡的人生。王朝不会更迭交替,谱写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壮丽史诗。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在一饱口福的同时,都不要忘记酒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现在我也不是很能理解,也无法诠释酒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为什么做生意要喝酒?出门在外喝酒为什么是表达敬意?庆功宴上什么时候喝酒,喝多少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人情世故仍需努力。我不知道就和人情世故的精准关系是否可以量化还是定性。这始终都是玄之又玄的问题(于我而言)。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134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