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实验原理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是一种用于检测基因表达和基因调控的实验工具,其原理主要基于荧光素酶的催化反应以及两种荧光素酶的相互校准,以下是详细介绍:

基本原理
[if !supportLists]· [endif]荧光素酶催化反应: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是两种不同来源的荧光素酶,它们可以分别催化各自的底物发生反应并产生荧光。萤火虫荧光素酶在ATP、镁离子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能够将荧光素氧化成氧化荧光素,同时释放出光子,产生黄绿色荧光。海肾荧光素酶则可以催化腔肠素氧化,产生蓝色荧光。
[if !supportLists]· [endif]报告基因构建:将感兴趣的基因的调控序列(如启动子、增强子等)与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连接,构建成报告基因载体。当细胞转染了该报告基因载体后,如果调控序列被激活,就会启动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从而产生萤火虫荧光素酶。同时,为了进行内参校准,通常会将海肾荧光素酶基因构建在另一个载体上,作为内对照,其表达不受实验因素的影响,能够稳定地产生海肾荧光素酶。
检测原理
[if !supportLists]· [endif]双荧光素酶检测:在细胞转染了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海肾荧光素酶内参基因的载体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使报告基因和内参基因充分表达。然后裂解细胞,释放出细胞内的荧光素酶。向细胞裂解液中依次加入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底物和海肾荧光素酶的底物,分别测量两种荧光素酶产生的荧光信号强度。
[if !supportLists]· [endif]数据校准与分析:通常以海肾荧光素酶的荧光信号作为内参,用于校准细胞转染效率、细胞裂解效率等实验误差。将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荧光信号强度除以海肾荧光素酶的荧光信号强度,得到一个相对荧光强度值。通过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相对荧光强度值,可以分析感兴趣基因的调控序列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进而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以及转录因子与DNA 的相互作用等。
例如,在研究某个转录因子对特定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时,将该基因的启动子与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连接,转染细胞后,如果加入转录因子激活剂,发现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荧光强度增加,而海肾荧光素酶的荧光强度不变,经过计算相对荧光强度值升高,说明该转录因子激活剂能够增强启动子的活性,促进基因表达。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