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花不事君
大唐诗人李白有一首《赠孟浩然》,原文如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作清芬。
这首赠诗表达了李白对孟夫子风流品性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流露了诗人率性旷达的人生追求。其中有一句“迷花不事君”颇值得大家品味。
“迷花”意指迷恋美丽的花儿,引申为喜爱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不事君”意指不愿意侍奉君王。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孟浩然因钟情于自然风光,不愿为功名利禄而去侍奉君王。正是这种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人生追求,才让同样钟爱自由,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对之仰慕,称他为“风流孟夫子”。
“风流”是很多古贤人毕生所追求的,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却屈指可数,不是他们态度不坚定,追求不纯粹,而是现实往往会让人很无奈,一番抗争之后,也只能向生活低头、妥协。
身处“花前”,徜徉“月下”,人的身心自然愉悦。但人是社会属性的动物,从“红颜”到“白发”,我们扮演着社会性的角色有很多,或父母、或亲朋、或僚属,身兼数职,任何一个身份都在牵绊着我们的步伐,让我们不能那么自在地“观松卧云”,也不能那么率性地“弃轩脱冕”。
现实里,虽然我们不是人人都有“事君”之职,但生活依然需要我们像孟夫子那样,保留心中的浩然之气。为此,我们要常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敬之心,努力修炼“迷花不事君”的境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