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褶皱里的价值——无可替代的恒定资产(二)

每天分享对财富的思考......房产,基金,债券,股票,融资等等......投融的六边形战士,关注我就欧了......

个人介绍可以去看我的首篇《从 叛逆少年 到 财富自由 :我的逐梦人生》

【静水深流 玄机自蕴】

最近在读一本书....《小岛经济学》

里面讲述了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通俗易懂的捋清了延迟消费、创造资本,提升生产效率,然后衍生出更多,多元化经济轨迹的起源。

比较有意思的是,书的内容一直在抨击凯恩斯主义。

它认为财政带头花钱提高赤字,刺激经济的复苏,只会获取更多愚蠢的虚假繁荣。

嗯....不同的视角....interesting

我是支持凯恩斯的,尤其在经济危机下,刺激总需求,积极干预人们预期,一定利大于弊。

毕竟信心大于黄金!

经济学派发展了那么长的历史,到如今每个学派依然有自己坚实的理论支撑。

谁对谁错不重要,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

但选择的后果自己得承担,这个很重要。

你是赞同自由放任的做派,

官不扰民民自富?

还是坚信衙门这个守夜人能驱散经济的寒冬。

那么今天聊个干的:

这个看似自由的舞台上,实际就连呼吸节奏都是被精心编排过的暗码游戏。

一、楼影浮沉,国运所系

上篇文章里我讲了自己在财富工具选择上的一些看法,可以去回顾《时间褶皱里的永恒价值——无法Ctrl+V的才是硬通货(一)》

不是我偏见,认为股市不重要....

而是我们这里,楼市太重要!!要知道....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在我东大,砖头和银行、财政、就业、制造业、养老金、融资等重大事项都紧密相关。

原以为房地产可以是一鲸落万物生,没想到却成了一鲸落百业凋零。

不然有形之手怎么从“房住不炒”到“止跌回稳”又回到如今的“企稳回升”呢?

那个人走茶凉的牛夫人,一转身又成了枝头颤巍巍的蜜糖小甜甜。

房子....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争论,究竟它是造成通胀的始作俑者还是遏制流动性的核心引擎?

我觉得没必要纠结,开车上高速,需要提速了就地板油猛干,该刹车了就用力踩下踏板!

本来就是攻守桥头堡,既是水龙头,又扮演着蓄水池,可以稳增长,也能防通胀。

生来自带buff光环的天资,没有之一!

二、砥柱为枢,万象自衡

1 、稳增长

【货币的派生】

关于货币是怎么被投放出来的,这里就不重复了,之前写过,可以去翻阅《资本的冷笑:温水是怎么煮死青蛙的》

大概总结下,在这个链路里,房子参与了信用创造与沉淀。

银行体系以房地产为抵押物发放贷款,形成货币派生;

好处是:

这种信用创造,既刺激了经济,又将货币沉淀在长期资产中,延缓通胀的压力

这里简单过....

2 、防通胀

众所周知,全世界的央行,第一大任务都是保持物价的稳定。

插一个宏观经济名词:

「费雪交换方程」

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20世纪初提出的货币数量理论的核心公式。该方程旨在描述经济中货币供应与交易活动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形式为:

MV=PT

其中:

M 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即交易、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V 表示货币流通速度;

P 表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T 表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

不管有形之手如何折腾经济;印钞、放贷、土地财政、房地产...

只要想保持物价的稳定,

终归最后都得回到这个等式。

否则天量货币就必然导致其他物品的上涨!

这时房地产便在万众瞩目下登场了;由于其高总价、长周期、强抵押属性,促使它成为吸纳超发货币的最重要载体。

通过信贷扩张(如房贷)和资产交易,大量货币被锁定在不动产中,减少流通中的货币冲击物价。

这就是所谓的房地产蓄水池的作用。

三、盈虚轮转,蓄富于象

那么假设....如果房地产失去蓄水功能,会出现什么恶果呢?

首先,货币流动速率上升;

超发货币转向消费品市场(如食品、能源)或高流动性资产(股票、黄金),流通速度(Velocity)加快。

根据费雪方程式 MV=PT ,若V上升而T(总产出)不变,P(价格)必然上涨。

其次,其他资产市场的承接能力也接不住;

股市:容量虽大但波动性强,易受预期影响,需要抑制消费的时候可能会因财富效应反向刺激;

债市:需依赖央行购债维持价格,可能会加剧财政货币化的风险;

大宗商品:容量有限且会推动PPI高企;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局部商品价格飙升,例如中国2015-2016年房价调控期间,部分资金流向大宗商品,导致"蒜你狠""姜你军"等现象。

最后,政策工具会失效;

传统货币政策(利率、准备金率)对非房地产资产的价格调控效果较弱。

例如日本90年代后,降息对股市的刺激远弱于对房市的拉动。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M2余额已经那么恐怖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放水,就不能人为的干预一下流动性分布,将水引导的雨露均沾吗?

啧啧啧

梦想一开始的时候都像星辰一样耀眼,可现实最后都跟冷水扑暗礁一般,泼你一脸冰冷。

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财富分配没法公平。

我们是外汇管制国家,钱是没有自由进出权利的,这些钱在完成了一轮轮分配、消费之后,始终没能离开金融体系内循环,

高收入人群比例偏少,这帮人吸金能力强,可是需求有限。

他们持有核心的资产,并且积累着大量的货币。

让富人把钱分给穷人那无疑于痴人说梦!

于是旱涝两极,苦乐不均,

就像颈动脉和被血栓堵塞的毛细血管。

贫富悬殊、天壤之别!

但经济流动得继续,心脏供血不能停。

这时如果没有一个大海绵把这些分配不公、多出来的钱吸收、沉淀起来,

流通在外的钱会不断被“货币乘数”兴风作浪,不管流向哪个领域都会造成严重的结构性通胀,

完成过一轮又一轮循环、再分配的钱,必须得有去处,尿出去的尿接起来再喝一遍,谁都不愿意。

比起住不起房,吃不起饭才更加可怕;

优质资产就又成了那个最粗最大的接水桶!

然后进入无休止的下一次轮回。

水涨则船升,基盛则业兴。

所以,优质资产的涨跌逻辑不光只有供需关系,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就是它能不断的吸纳流动性,然后水涨船高。

这个泡沫究竟怎么去衡量?

我也不知道。

它是个简单的货币现象,

不讲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的话

象征公平的天秤,它把锈迹斑斑的砝码牢牢焊死在左盘,用道德铁链锁死右盘,最后傲慢地向所有人宣布:这是永不偏颇的标杆!

都是来玩游戏的。

设计的设计,

研究的研究,

还有人在肝。

规则也分明面和暗流。

一套拴住弱者脖颈的,用来信仰;

另外一套用来偏袒,奖励明智者顺时势。

这碗水是没法端平的,所以我建议:

该泼的就泼了吧!

下一篇我们接着聊“资产的财富效应”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165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