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所作所为要为老百姓,为人类做贡献,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一日三餐
诸葛亮一生,六出祁山,这一行为属于穷兵黩武。在这些军事行动中,士兵死伤无数,蜀国百姓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活艰难。魏国士兵同样深受战争之苦。
然而,诸葛亮的出发点是为国为民,他一心为公,为实现兴复汉室的理想,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他的努力从某种程度上是逆天而行,最终未能达成目标,但他赢得了千百年的敬仰与爱戴。
反观司马懿,他智谋超群,处事谨慎,在执政过程中没有让魏国百姓和士兵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看似爱惜百姓。但他私心过重,所作所为多是为了个人和家族利益,手段也较为阴险。虽然他在生前获得了一时的成功,掌握了大权,却不得民心,最终在历史上留下骂名,遗臭万年。
由此可见,有的人虽让百姓经历苦难,却因一心为公,值得被后世敬仰;而有的人虽未使百姓深陷战火,却因以公谋私,被历史所批判,这便是两者天壤之别的原因。故志在天下,则善虽少而功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