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涅槃终腾飞 我们呢
从春晚机器人扭秧歌到重庆千辆智驾车阵,从哪吒2横扫百亿票房到国产C919即将进入详细设计阶段。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实则暗藏中国改写全球产业版图的终极密码。
中国制造2025年十年终极答卷。
时间回到2015年,苹果6S正收割着中国年轻人的肾,满街合资车仍然是身份的象征,那时我国正深陷微笑曲线的底端,组装一部苹果手机仅赚25美元,进口一台CT机却要支付上千万美元,当德国工业4.0重构生产逻辑,美国用芯片禁令锁死我们的超算发展,我们猛然惊醒,若再不突围,14亿人将永困于世界代工厂的牢笼中。
这10年绝非坦途,2018年中兴被一剑封喉,四天蒸发370亿市值的噩梦让整个行业看清了芯脏手术的残酷,2020年大疆遭到美国打压市场份额急剧下降,让大家看清了中国高科技品牌要么飞跃封锁线,要么坠毁在太平洋的真相。
但最黑暗的时刻往往孕育着光明。合肥赌上全部家底押注京东方时没人会想到这座最敢赌的城市会在10年后孕育出长鑫存储。
当深圳陆续给大疆上百亿项目补贴扶持大疆发展时,也没有人会料到这群疯子会造出全球首条无人机自动化生产线,连出厂前的飞行校准测试也已经实现了自动化。
十年蛰伏换来了什么?答案藏在三个不可能三角的突破里。
第一,成本技术规模的魔法三角。
比亚迪用垂直整合撕开特斯拉护城河三电系统自研率超过90%,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落地当日阿斯麦终于做出调整,宣布将尽最大努力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第二,市场政策创新的黄金三角。
重庆两江新区打造智能驾驶第一城。测试场聚集了长安赛力斯等12家车企,每天产生大量的路测数据,这恰恰是马斯克求而不得的数据富矿。
第三,民用军工航天的跨界三角。
珠海航展上,歼击机与C919国产大飞机的背后是中航重机在军用和民用方面的飞机锻件,用于军事方面的先进雷达和民用安检领域的太赫兹技术,背后都有我国电科的身影。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在新能源5G无人机等多个赛道实现领跑,中国制造2025已经悄然完成三级跳。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