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股市新闻》利用新闻去分析股市

什么是聪明人,就是大家看到同一则信息的时候,有人就是随便看看,有人却通过这条信息推测出了事情的全貌,这就是差距。能通过已知的碎片化信息做出了有效的前瞻性判断,这就是股市中的福尔摩斯,毕竟看和观察是不一样的。
能见微知著的人,自然是翘楚。
宏观不是微观的简单相加,世界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我们从来不能孤立地去看待一件事情的发生,毕竟蝴蝶效应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全球化时代中的金融市场对任何消息都十分敏感,没有一座孤岛或世外桃源,除非你永不踏入,任何事情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比如长期资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破产就特别魔性,明明做了充分的风险管理和资产对冲,但高智商的人才群体不知道是不是出于绝对自信,忽视了全球化的紧密联系,以至于俄罗斯的国债违约引爆了其他资产的危机,最后致使公司破产,即使公司根本没有持有俄罗斯相关的任何金融资产。

全书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我摘取了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1、GDP和股市市值的比率
如果此比率在70%到80%之间,说明股市被低估,这个时候就是买入被低估的优质资产的好时机;如果高于180%或者200%说明股市过热,应该抛售股票资产,转头去购买债券,针对不同的情况,去调整股债的动态平衡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投资策略。
2、人民币的市盈率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
我们可以将人民币看成一个上市公司,具体的方法是采用一年存款的基准利率作为其市盈率,再通过与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对比来判读此公司的市值是否被高估还是低估,有了参照物再做判断就会更加准确。
3、汇率的影响
汇率变化的主逻辑是对外汇率如果上升,导致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就会受到金融市场上投机客的欢迎,譬如索罗斯这种专门喜欢狙击其他国家货币的金融大佬;在这群人的推动和炒作下,他们将外币换成了人民币,但是这些钱又不能自我繁殖,肯定会被拿去投资,那人民币又只能在中国投资(毕竟没有美元那么有公信力),那这些钱就会大量流入中国,这就是所谓“热钱”的由来。
“热钱”基于其属性,只会追求短期内效益最大化。所以流通度最好的地方是首选,而股市和房地产行业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但是这样一来,实业就受到了缺钱的冲击,毕竟实业的回报周期相对更长,这也是实业在其属地货币增值的情况下,经营会变越来越困难的原因之一。
货币价值的上升会导致股市和房地产进入“过热”状态,如果没有实业和科技发展的支撑,国家会进入一个虚假的繁荣状态,就是经济泡沫过大。通过分析汇率来判断股市,书中给出的这一条逻辑线就显得非常清楚。

4、加息的影响
这里会涉及反直觉的现象。虽然加息对股市是利空,但它一般出现在经济过热的时候。但是会发生另外一种情况,如果公司账面利息减去CPI之后得到的真实利率不够高时,且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或者利润增长率远高于这个数值时,其实加息的影响就会变为利好,毕竟这样的情况下,股市赚钱还是更有效。
5、外贸依存度
外贸额 / GDP总额 , 此数值如果太高其实就不是什么好兆头,说明国家特别依赖于全球贸易的大环境。中国以前是高外贸依存度国家,但是疫情的发生和逆全球的呼声越来越高时(虽然不太可能成功),为了不将经济发展只集中在贸易这一点,现在国家提倡的是出口和内销双循环制度,为的就是将风险分散化。
6、汇率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都是可以关注的
因为有些公司的原材料来自大宗商品,而部分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掌握在国外某些国家手中,比如大豆或者铜,都是美国在操控;如果人民币贬值,他们的成本就会上升,利润将下降,这就是一种利空消息。
7 、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虽然讲的不多,但是均线和K线都有涉及,大家可以多关注下均线和地量这两个指标。均线反应了趋势,大的趋势一旦形成,就不是单凭一个庄家或者几十亿资金能改变的;至于“地量”,要明白交易量可以被人为倒腾增加,但无法被刻意降低,这是一个少数无法被造假的技术指标。

8、题材炒作
股市中对任何消息的发生都非常敏感,我记得这么一个故事,当一个股票暴涨的时候,一个名字与其相似但业务完全不一样的公司,它的股票也在涨,就非常魔幻;所以有空可以多关注新闻中提到的题材,这对于散户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操作技巧,比如资产重组之类的,中国股市对这种消息的反应非常迅速。
9、财务指标的几点看法
分析财务指标就是基本面分析的其中一环。首先可以看 ROE,如果ROE 能有15%以上,说明是一家好企业(这也是一个初步筛选股市企业中的一个方法);再就是看市盈率,如果公司的市盈率连银行一年的存款利率都达不到,说明此企业赚钱能力实在太差了,与其投资这种公司还不如直接持有货币;最后可以看看 (经营现金流 / 净利润 )的比值,这就是判断企业是否能赚到真金白银,而不是手持一堆空头支票。
此书虽然讲的是股市,但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分析股市。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一般都是多维度的,要多从不同的维度去思考和推断才有机会获得一个合理的答案。
要学会抽丝剥茧理清楚逻辑线,而不是固执己见,毕竟市场永远是对的,总以为事实会屈服于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那只能在股市中大亏特亏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