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瓶梅》之三:通奸引出的贪污腐败及关系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到30来回,看到韩道国老婆王氏和其弟通奸被抓,看来当时通奸是很重的罪,韩道国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找弟弟和老婆麻烦,而是找关系不让他们被押到官府审判。
韩道国第一时间找的是应伯爵,这应伯爵是西门庆一众兄弟中一员,出镜频率极高,很会来事,西门庆一般也会卖他面子。韩道国也是应伯爵推荐给西门庆的人,如今管理着西门庆的一个店。
应伯爵教他对西门庆怎么说呢?说根本不是通奸,是自己平时在外忙,弟弟帮助照看老婆孩子,弟弟在家得罪了一些人,被那些光棍诬陷。
至于韩道国和韩二及王氏后续还有没有故事,目前还未可知。
西门庆因为刚受贿蔡京,给提了个官,拥有一些权力,听应伯爵如此说,想也没想就信了,完全是昏庸至极,黑白不分。他很快就放了王氏,韩二没放也纯粹走个过场。反而是抓了4个光棍,一个个打了一顿收押看管,等候审判。4人一时慌了,通知家人找关系营救。
这4家的父母找了半天也没搞定,最后经人指点又找到了应伯爵,给了他40两银子让他帮忙找西门庆放了各自的孩子。
这应伯爵真是两头赚,前面已经让韩道国欠了他一个大人情,现在又从这赚钱。他非常了解西门庆家里的关系,他找到了西门庆下面的小厮书童,书童说找李瓶儿说两句即可,他给了书童15两银子,说是他们找关系给的钱,从中贪污了25两。这书童到铺子里,下一两五钱来,教买了一坛金华酒、两只烧鸭、两只鸡、一钱银子鲜鱼、一肘蹄子、二钱顶皮酥果馅饼儿、一钱银子的搽瓤卷儿。
书童买这些东西是给李瓶儿,希望她帮忙在西门庆面前吹个耳旁风,她刚生了个儿子,在西门庆面前能说上话。书童说了原委,说是应伯爵找他如此这般,这家伙也很能贪,当李瓶儿问给了他多少钱,他说5两,暗自又吞了10两。除了买个李瓶儿这些东西外,他又花钱买了酒肉和一种小厮吃了一顿,但是有一个叫平安的小厮他没请,后面还结了一些梁子,这里不表。
李瓶儿听他说后觉得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说回头和西门庆说下就行,西门庆后来听闻是应伯爵托人来找,不给面子也不好,就答应了下来。
当时的5两银子合人民币大概多少,按书童购买的东西来看,按如今算估计不到1000元,那就是5000元?我看也有人说1两差不多现在的2000元,按这个算法,5两也就1万元,西门庆府内有些丫鬟就是花5两银子购买而来,怎么看也是人如草芥。
这些事情主要发生在2个章回中,通过简单的几件事,可以看出权力滋生的各类关系,以及腐败容易发生的土壤。
首先西门庆肯定不是清官,他偏信偏听,根本不过问具体细节,完全就是凭一面之词来下决定断案。即便是清官,通过人找到他的死党,找到他老婆,找到他喜爱的小厮,总有办法去对付他,这也是清官不招人喜欢的很大原因吧。
这两回中我们还发现,西门庆还娈童,书童便是他的龙阳癖好的受害者,不过看似书童又乐在其中,因为有宠幸才有机会告状。
另外对普通民众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比如那4个光棍,本来是抓了通奸的一对想去邀个功,没想到踢到了铁板,被打一顿还得花钱疏通,花了钱还得找对关系。这几条命在应伯爵、李瓶儿、西门庆甚至书童嘴里,就轻飘飘的几句话就应付过去。凡事可大可小,可左可右,错与对的评判权利完全掌握在有权的人手上。小小清河县尚且如此,更别提其他无数个鱼肉百姓的官员了。
西门庆家大业大,人多嘴杂,小厮看似没什么权力,但又通过自己的生存方式互相站队,互相攻击。一方面他们看似弱势,但是因为擅于抓住人性,擅于煽风点火,他们又不完全是弱势群体。
目前的进度是李瓶儿母凭子贵,似乎暂占上风,但潘金莲愈发的开始挑事,像个不省油的灯,孟玉楼则显得更聪明机智,擅于挑唆潘金莲。大房吴月娘是最厚道的老婆,只是运气不好刚经历了小产,西门庆还不知道,但对潘金莲针对李瓶儿也装作不知道,有种坐山观虎斗之感。至于李娇儿和孙雪娥就明显没什么存在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