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第53~54页读后感
从“空间与图形”到“图形与几何”:数学认知的深化
阅读为什么要把“空间与图形”修改为“图形与几何”的这部分内容,让我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一名称的变更绝非简单的词汇调整,而是蕴含着数学教育理念和研究视角的重大转变。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维度。时间帮助我们梳理事物的先后顺序,而空间则让我们把握事物的位置关系和性质差异。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时间知道一天中先起床、再洗漱、然后吃早餐的顺序;通过空间,我们能明确卧室里床在窗户旁边,书桌在墙角。空间作为物体存在形式的基础概念,是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我们看到的高楼大厦、山川河流,它们都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独特的位置和形状。
从物体的存在形式中抽象出图形及图形关系,构成了数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在“空间与图形”阶段,我们更多地是从直观的角度去认识图形,比如认识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直角,通过观察生活中像书本、桌面等长方形物体来建立初步认知。然而,当发展到“图形与几何”时,研究视角发生了质的飞跃。几何不仅仅是对图形表面特征的观察,更深入到对图形性质、位置关系的严谨推理和论证。例如,在几何中研究三角形,我们会探讨三角形内角和为什么是180°,通过各种证明方法,如作辅助线等,从理论上严谨地论证这一性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观察三角形有三个角这一表面现象。
为了研究图形概念的位置关系,几何引入了坐标系等工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精确地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通过坐标值(x,y)来描述它在平面中的位置,进而研究不同点之间的距离、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这种研究方式让我们对图形位置关系的理解更加深入和精确,不再局限于模糊的空间感知。
“图形与几何”的表述更强调数学研究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它将图形从简单的空间感知对象,转变为可以用严密逻辑和数学语言进行深入探究的对象。这一转变不仅丰富了数学的研究内涵,也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的空间结构和形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推动着数学在科学、工程等众多领域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让我们能够以更科学、更理性的方式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203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