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一次招聘会
今天有幸跟着娃爹参加了一场招聘会,从应聘者视角来到了招聘者视角来看求职市场,发现了很多不同
1.应聘者普遍年龄偏大,四五十岁成求职主流
招聘会是个上午场,从早上九点开始,中午12点结束,我接到娃爹电话赶过去的时候是九点出点头,那会儿人还不是很多,很多招聘单位也没有到场,所以大多数人都是溜溜达达,观看为主,出乎我意料的是,来观看的基本上都是五十左右的人
我印象中参加招聘会(差不多快20年前了),当时整个招聘市场闹哄哄的都是年轻人,人手一沓厚厚的简历,见企业就递简历,好不热闹。
这里先不说简历的事儿,就为什么求职者年纪这么大啊。仔细想想自己,如果我现在求职,或许也是他们中的一员。现在职场断层真的太严重了,本以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攒了一肚子经验,要么过时了,要么提供的职位根本用不上。一把年纪从零来开始,和应届毕业生一个岗位,想想还挺悲哀。
可是作为招聘者,虽然这个工作不要求年龄,可是,相对来说,跑业务的确实年轻一点体力会更好,耐挫力也更强,尤其是四十多岁,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时期,拼搏力也会更强。
但,话说回来,这个年纪,求稳比激进更重要,毕竟,生活里没有哪一环敢随意停掉。
大约十点左右,年轻人开始陆陆续续的进场,甚至还有一些应届毕业生,显得整个招聘市场都有活力了很多。
2.普遍追求稳定
整个应聘过程下来,求稳基本是主旋律,年纪大的求稳,因为整个家庭都背在他们身上,容不得半点动荡。
年轻人求稳,是因为不想折腾,更务实了,有个工作能踏踏实实的做下去,好过三天两头的换工作,本身就业市场也不是那么乐观。
求稳意味着害怕挑战,娃爹公司有个职位是讲师,工资在我们十八线城市普遍两三千的情况下算是相当高,有八千块钱,但是需要你去考个讲师证。
这个讲师证需要先自费报名,费用为一千二,考过了公司报销所有费用,考不过,那就只能自己承担, 淘汰率十取一。
这个条件阻挡了很多人的脚步,甚至有人听说八千就退却了,整场下来,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花一千二尝试这一次。
即便考过后工资远超很多企业,甚至你有这个讲师的经历,你以后应聘其他公司,薪资待遇都不会低,而且圈层也会不一样。
哪怕考不过,这段学习的经验都会为你敲开新的大门。
可惜没人看那么长远。
不过都能理解,去年的后疫情时代整个市场确实没那么乐观,大家都以稳稳当当为主,先生存再生活,正常,毕竟我也没去考。
3.好工作是不流通的
去到招聘市场的时候我自己先溜达了一圈,作为全职七年的妈妈,今年我也挺想外出找工作的,对我来说,多少有点收入再兼顾着孩子,总好过呆在家里一无是处要强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已经没有那种很轻松的环境好待遇好的工作了,招聘场上更多的是销售、业务,三保(保安保洁保姆或服务员)以及各种工厂,选择面其实并不大,这些职位本身也是流动性比较大的职位
为什么没有好工作?因为好工作是不流通的!
这年头,谁守着好工作能撒手啊,但凡能干下去薪资待遇不错的,熬也能熬下去,都是牛马,吃饱穿暖安稳还有余粮的牛马总好过奔波劳累无依无靠的牛马吧。
而且,一个好公司是不缺员工的,职位内部消化还不够,何必巴巴外求,就算外求,那条件也不是我们这个招聘市场上的人可以企及的。就像好职位不流通,高精尖人才同样不会在市场上流通。
可是,眼巴前这些职位真的能满足求职者的需求吗?不知道!至少在我看来这三类工作我都不想做。只是年龄越大,好像留给你的选择越少,我能说我们隔壁摊位招保洁的物业公司几乎是全场大热门吗?那些年纪稍大甚至和我一样大的几乎都是奔着这个职位来的。保洁门槛相对较低,保安次之,保姆要求其实还蛮高的,很多人没有那个能力,而且家政保姆需要的年龄也越来越低了。
总之,这场招聘会下来让我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后半场,上半场没把握好造成现在的困境,那么不想在未来只能苦哈哈的选择保洁,真的要更努力经营自己了。
打工真的不是很靠谱的事,不管你有多少经历,换个工作就是从0开始,不能积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值钱的经验,没有核心竞争力,到哪都是个0
不是工作不好找,是好工作不好找,人生后半场,要加油呀~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259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