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生问题诊疗》P126~P135
十一、不要对家长期望值太高
教育成人比教育孩子困难得多,因为家长有毛病,才需要我们学校来做一定的调整和补救,想把问题家长变成不是问题家长,成功率是很低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专业尊严,一定要准备面对那些不优秀家长教育出来不优秀孩子,必须使他们有所提高,能帮多少是多少,这是老师比较清醒而正确的态度。
十二、屡教不改,必有文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是,要让教师说的每句话都经过调查,是不大现实的。因此,教师除了一般管理性的语言,跟学生的谈话,要采的询问的姿态,而不是张嘴就批评的对抗姿态。
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人的秉性一旦形成,就成了性格的框架,只对班集体没有太大的影响,就采取谨慎宽容的态度,对学生尽量引导,而不是跟学生的秉性对着干,以至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十三、怎样了解幼儿和儿童?
了解低龄幼儿主要靠观察,观察什么呢?看他对什么感兴趣,看什么电视节目?出门一趟,他都记住了什么?重复出现的行为可能就是它的特点。
十四、低幼儿童的教育诊疗
小学四年级以前,包括幼儿园,是可以进行诊疗的,但这个阶级我们一般不称之为问题生。
诊断方法除了观察,还有早期记忆,词语联想,解梦,画画。但不要求画五项图。五项图指的是一座房子,一棵树,一本书,你自己,还有另外一个对你重要的人。
心理测试并不神秘,学生自由作文,看书听故事出去玩,他记住的东西都与心理结构有关。
让低幼的儿童画画的时候千万不要加以引导和诱导,我纯天然,否则就会失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