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安徽蒙城先贤传之嵇康
蒙城,我的家乡,也是“竹林七贤”中最帅气、最有风度也最另类的的嵇康故里。现存有嵇康亭。
传记中的嵇康顶着一张帅气的脸,自由又懒散,行为不羁,经常蓬头垢面十天半月不洗头洗澡。他最擅长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打铁。在后花园,有一个打铁铺,嵇康引来山泉绕着柳树做一个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到池子里放松放松。
即使如此另类,嵇康的形象却越来越好,当时人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而嵇康在诗歌、书法、绘画、散文方面都造诣颇深,都有名作传世。是名士,是文人,为何做出这么多出格的事儿呢?
这一切源于政治。曹魏末年,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夺权之后的司马氏对异己文人进行了清洗。
而“竹林七贤”生活的时代,正值司马氏夺权的关键时刻。为免遭政治迫害,他们以“放诞”为外衣,在外特立独行甚至做出十分出格的事,就是为了不入仕,远离政治。
另一方面,文人们没有胆量和实力去反抗残酷的当权者,于是沉醉避世、行为放荡,是对高压政治的一种无声的反抗。
鲁迅就曾评价嵇康:“他的态度,是反抗的。”当时出于自保,才故意做出出格之举,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在现在的太平盛世,以他的才情,他的成就会更大活得也会更真正的潇洒自如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