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学习白居易的《村夜》:田园夜色中的孤独与静谧
【诗作原文】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期间。
当时他远离朝堂纷争,身处乡村,对乡村生活有了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便写下了这首诗。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开篇描绘出一幅秋夜乡村图。寒霜覆盖的草丛,苍苍茫茫,秋虫发出切切的叫声,衬出夜的寂静。南北的村子里行人绝迹,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诗人独自走出家门,望向广袤的田野。在明月的照耀下,荞麦花洁白如雪,在田野里肆意绽放。前两句的清冷孤寂与这两句的明亮开阔形成鲜明对比,让人眼前一亮。
《村夜》的特点十分独特。在意象运用上,“霜草”“秋虫”“野田”“荞麦花”等乡村常见意象,构建出充满田园气息的画面。
创意在于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融入乡村夜景的描写中,以景衬情。从最初的孤寂清冷,到看到荞麦花后的内心转变,情感细腻且富有层次。
名家虽未对这首诗有铺天盖地的评价,但它凭借质朴的语言、独特的意境在唐诗中独具一格。
在古诗词的长河里,《村夜》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生动地反映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为我们研究唐代乡村风貌提供了珍贵的文学资料。
同时,这首诗展现出的细腻情感,让后世读者在千百年后仍能与之共鸣。诗友们不妨在某个宁静的夜晚,细细品味这首诗中的静谧之美哦。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