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行动录306
我们不缺时间,缺少聚焦
昨天是周六,我上午参加了陪跑营的一对一咨询活动,下午利用deepseek制定行动体系,旁晚跑步5公里,制定了健身计划,晚上11点睡觉。
一天的时间很长,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一天的时间又很短,我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总有时间在不经意之间溜走。我最近在记录时间都用在哪里?想通过记录时间的花费来让自己的对时间的利用更有效,但比较难的是,除非记录时间的本子就在身边,否则总有一段时间想不起来做了什么。
比如昨天中午饭后,先午休了一小时,随后喝了一会茶水,大概下午2点时回到书房,打开电脑跟deepseek对话,让他帮我规划近期的行动体系,编撰成可以导入日历软件的ics格式文件,中间chatbox出现了多次错误。直到快五点钟妻子喊我去楼下取青菜,我才发现2个小时就干了一件事情。
傍晚五点开始跑步一小时到六点,六点开始买菜做饭吃饭,七点到八点开始整理周报,但八点到九点的时间又不知道做什么去了,好像是在看抖音,因为我想登录即梦这个作图软件,需要使用抖音登录。重新下载抖音后,根据抖音的视频提示,又看了一会儿抖音。
九点到十点在写反思录,总结了当天跑步时听到的播客内容。十点到十点半又开始问deepseek如何在两个月内减重10公斤,花费了半小时。这时妻子已经先睡了,我把电脑放到书房,放下手机,拿起床头边放了很多天的《第五项修炼》,继续读这本看了一半的书,这本书起初比较难读,里面有很多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需要推理,后半部分主要讲心智方面的事情,相对比较好读。
读到晚上十一点开始睡觉,虽然感觉当天没有做什么事情,但是也不能熬夜,需要按时睡觉,保持身体健康更重要。今天再来复盘昨天的时间安排,发现有很多时间是被浪费掉了。我们其实不缺少时间,缺少的是提前规划,缺少的是目标,缺少的是对目标的执着。
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周末没有好好利用,记得上周还有同事问我周末在家都做什么事情,我说妻子身体不舒服,在家买菜做饭。当然不止是买菜做饭,我还要锻炼、学习、喝茶聊天,但平心而论,周末这两天的空闲时间并没有好好的利用。我有事会迁怒于事情太多,悔恨自己安排的太多事情,比如陪跑营,需要花一个小时听课,一个小时写作业,两个小时一对一咨询,两个小时周复盘,一周下来需要大概六个小时的时间,已经令我有些疲惫了。
当然,陪跑营帮助了我很多,我这样想似乎有些忘恩负义,但此时此刻我就是这种感受。于是我想尽快结束这种学习方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觉察,让自己处于一种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但又担心,轻松的环境肯定没有犀利的点评,冷峻的观察,对自我成长不利。可能这期可能结束后,我会选择暂停一段时间,让自己沉静一下,多看书,多反思自己,根据反思的结果形成行动体系,就像昨天利用deepseek搭建出来的行动日历一样。
关于周末,我今天早上也问了deepseek如何过好周末,它给出的建议是出去参加各种活动,比如城市漫游、citywalk、参加沉浸式艺术体验、学习香道、参观博物馆等,也是非常不错的建议,主要是上海最近的天气很冷,否则我也出去citywalk了。它给出了一个原则:“3215时间法则”——每日娱乐≤3h、学习≥2h、兴趣≥1h、运动≥0.5h。别让自己的太累,也别让自己太闲,娱乐、学习、运动、兴趣相互结合,利用自己可以支配的这段时间,让自己收获幸福生活。就像英国作家德波顿提醒的那样:"幸福生活的秘诀是保持适当的无所事事。"
我们需要利用好周末的充足而又宝贵的时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光,平时上班时间大多被你工作需要支配,难的有自己可以主导的时光,但遗憾的是这些时光并未被很好的利用。仔细盘算才发现,我们并不缺少时间,缺少的是规划和聚焦。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