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真的只是因为不习惯吗?》
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你发现没有,讨厌的情绪如影随形,像水面偶尔泛起的浑浊涟漪,搅乱平静。我们常常会不假思索地给某些人、事、物贴上“讨厌”的标签,可静下心来细究,讨厌的根源真的只是不习惯吗?
小时候,我极度讨厌吃香菜。每次看到那翠绿色、带着独特气味的香菜出现在餐桌上,我就皱起眉头,满心抗拒。在我稚嫩的认知里,香菜的味道刺鼻又怪异,和我钟爱的糖果、糕点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那时的我,笃定自己讨厌香菜是因为它独特的气味,可这气味真的是讨厌的本质吗?随着年岁渐长,我发现身边不少朋友对香菜爱得深沉,他们觉得香菜独特的气味为菜肴增添了别样风味。我开始反思,或许我讨厌香菜,是因为初次接触时那股陌生气味带来的不适,说到底,是不习惯。不习惯它打破我对食物味道既定的认知,不习惯它闯入我原本熟悉的味觉世界。
踏入职场,我曾特别讨厌一个行事风格雷厉风行的领导。他对工作要求极高,时间观念极强,每次开会都直奔主题,容不得半点拖沓。在他手下做事,我时常感觉压力如山,稍有差错就会被严肃批评。那段时间,我满心都是对他的怨言,觉得他过于严苛、不近人情。可后来,我换了新工作,遇到一位管理宽松的领导,工作虽轻松不少,可效率却大打折扣,项目推进也困难重重。这时我才明白,当初讨厌那位雷厉风行的领导,并非他本性恶劣,而是我习惯了悠闲自在的工作节奏,不习惯他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方式。
在人际交往中,讨厌的情绪也常常因习惯而起。我有个性格直爽的朋友,说话从不拐弯抹角,有什么就说什么。起初,我特别不适应她这种直白的交流方式,总觉得她说话太冲,不顾及别人感受。有一回,我精心准备了一场聚会,却因为一些小失误没达到预期效果,心情低落。她不但没安慰我,还直接指出我的问题,当时我心里别提多委屈、多讨厌她了。可日子久了,我发现她虽然说话直白,但句句真诚,都是为我好。我开始理解,我曾经的讨厌,不过是因为习惯了委婉含蓄的交流,不习惯她的直来直去。
但讨厌的原因,又不全然是不习惯。世间存在着一些触及原则底线的事物,无论我们习惯与否,都理应讨厌。比如谎言、背叛与伤害,它们违背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与尊重,是道德伦理的污点。这种讨厌,无关习惯,是对正义与善良的坚守。
讨厌,是复杂的情绪。它有时源于不习惯,是对陌生事物、别样风格的本能抗拒;有时又超脱习惯,是对错误、丑恶的有力批判。在这纷繁的世界里,学会分辨讨厌背后的原因,我们才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更理智地看待周围的一切。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