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读书1000天|第198天-《微信互联网平民创业》20

百度词条:《财富的真相》李笑来

李笑来,男,朝鲜族,1972年7月12日生,吉林人,畅销书作家、区块链专家、天使投资人。

INBlockchain硬币资本创始人,投资了区块链项目。曾在央视采访中自曝拥有六位数比特币。

出版发行《把时间当做朋友》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自学是门手艺》等多本畅销书,激励了中国一代人终身成长。

2018年7月因“录音门”事件被公众所误解,并于同月在界面新闻独家回应 后持续通过法律手段为自己维权,均已胜诉 。


20.你如何才能快速融入社区?

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有很多“论坛”,也是社区。刚开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兴趣社区”——虽然当时大家都是在那里玩,并且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在玩,然而,许多年过去之后,很多人惊讶地发现,即便是在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正经”的地方,也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差的。

到最后,那一批在互联网上搭建社区、维护社区的人都成了“站长”——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互联网崛起的过程中,很多当年的所谓“草根站长”后来都成了大人物。

移动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微信以后来居上的姿态占领了整个互联网。微信里没有“论坛”,但,有另外一个新时代的替代物,“微信群”——这也是社区啊!或者,因为它人数少一点,被人们称作“社群”也行。

再一次,绝大多数人就是玩玩而已,结果呢?结果和上一次一样,很多认真创建社群、维护社群的“群主”们,又悄悄地做成了大事,大到已经上市的拼多多,小到正在崛起的轻客,都是从“微信群群主”做起的

2015年的时候,我见到“剽悍一只猫”,相谈甚欢。然后,我就给了他一个建议:一定要重视社群!

这一转眼五年过去了,他已经成了国内最懂社群的人之一,你所听说的很多社群,背后都有可能有他的身影——他现在是很多社群的高级顾问。2020年,微信视频号内测的时候,由微信视频号头部创作者构成的“竹园”社群,他也是顾问之一,主要任务就是在群里发红包,哈哈。

如何创建一个社群,如何维护好一个社群,甚至,如何从一开始就想明白且设计清楚一个可以长期持续的社群,是个非常复杂且庞大的话题,一万字两万字写不清楚。

尤其,它是个非常依赖“群主特性”以及非常依赖“实践发展”的工程,所以,“教育”是不起作用的,只有“教练”才管用。

然而,在这里,对平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

我如何才能快速融入社群?

我如何才能真正快速成长?

只有把这两个问题解决掉,才有未来“有可能自建社群”的可能性。当然了,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基础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

如何选择社群?

因为加入社群常常是有“排他”属性的——主要并不是因为社群之间各有不同,而是因为你作为一个正常人时间精力有限,而时间也好精力也罢,都是“排他性资源”,你用它做这个就不能同时干那个,反之亦然。

有用的原则放到哪里都有可能适用,为了回答“我是否应该加入这个社群?”这个问题,你只需要问你自己一个问题就行了,一个在哪儿都可能需要反复问的问题:

它的长期价值是什么?

加入一个社群之后,无论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抑或就是你的邻居群,你的亲属群,你的工作群,你的同学群,都一样,你要琢磨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

这个社群的价值观是什么?

没有价值观的社群首先是不值得加入的,并且,就算加入了,没多久它也会自动“冷清”下去,变成死群。所以,只要是“值得你加入”“值得你投入”的社群,必然是有价值观的,并且,也恰恰是因为你自己认同那个价值观你才会留在那里,否则,别说单位群了,连家属群都有可能退群,不是吗?更何况是免费群或者是付费群?

所谓的“价值观”无非就是“什么比什么更重要”而已。在这个社群里,什么被认为是更重要的?什么是更受到认同的?反过来,什么是这个社群绝对不能容忍的?什么是在这个社群里会被鄙视甚至唾弃的?

——于是,你就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了,是不是?应该做的好好做,不应该做的绝对不能碰,甚至,看到有人做的时候,应该出手制止,不是吗?

进而,融入社群的方式就异常清楚了:

在社群认同的价值观方向上迅速成长。

在“社群认同的价值观方向上不断成长”之外,再做一件事儿,你就不仅已经“融入了社群”,更会成为社群的“中坚力量”:

乐于分享

这是我在很多地方都分享过的观察:

第一总是乐于分享,第二总是保守己见。

乐于分享有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因为乐于分享,所以可以听到很多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或是求助,或是质疑……所以,无论在哪个领域里,第一的人常常是反过来的:

因为乐于分享才逐步变成了第一

——因为乐于分享,所以,此人获得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堪比“上帝视角”的理解环境。

那么第二的人为什么那么优秀却保守己见呢?很尴尬的是,第二很可能远远比第一更聪明——你想啊,他在完全不可能有“上帝视角”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悟性就做到了第二,怎么可能笨嘛!第二之所以第二,就是因为缺一个东西:更全面的思考

当然,他自己并不知道。然而,他对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是感受最为深刻的,所以,他很舍不得把自己辛辛苦苦才搞来的东西哗啦哗啦就都讲给别人听。

这真的是个很有趣的悖论。

然而,它也给了我巨大的启发——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我就主动把自己变成了乐于分享的人,并且,需要分享的时候,绝对不会藏着掖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我自己,这个原本天资一般,原本条件一般的人,正因为大量分享,所以才有了大量反馈、大量求助,甚至大量质疑——在这些来自各个角度全方位的刺激之下,才变成了很多领域里的第一,实在是太幸运了!最后有个小补充,就是:

最好实名

别在名字里加上乱七八糟的特殊字符,以至于有人想找你的时候竟然不知道咋才能搜索到你;别在名字里加上不属于你的品牌的任何狐假虎威;别取个看起来很酷却实际上跟你完全没有联系的昵称……

当然,最不齿的是那种为了增加“曝光量”用美女头像的男生。——这些都是渣渣才干的事情,好商人不会这样,理由再一次很简单,理由再一次是同一个:

这么做,不可能有任何长期价值!

在此之前,我们学会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打造成他人值得信任值得依赖的人,剔除掉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心中有爱,有价值力,有同理心,并且,除了“有所为”之外,你还格外重视“有所不为”,甚至,你是个长期重视锻炼且身体健康的人——等地基打好了,在这样优质的地基上,要盖什么呢?

不管盖什么吧,在李笑来看来,“地基”上的“建筑”都有“地板”,而所谓的“地板”就是我们平日里说的“社交”——想想看吧,融入好的社群就是最简单直接粗暴有效的社交,是不是?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329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