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进修

这个月故宫稀罕我,把我招去两次。

虽然过五关斩六将式的安检,活活让提前50分钟出站的我硬生生迟到了五分钟,但是让我终于有了一点看展的头绪。

1.

老师从清代皇家对书法的重视出发,以弘历为案例,讲解了书法在皇家的应用。

听完后不禁感叹:真卷啊。皇子难活,毕竟生在卷心菜的正中心。

不过一些练习书法的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

① 好老师傍身

② 天天练

③ 名家字帖来“写仿”

2.

讲座后,每人被发了一份探究单后,就被派到了儒家文化特展厅,一场三小时的自主学习就此拉开了帷幕。

有了探究单,看展就相对容易了,因为聚焦:不容易在茫茫藏品中看得心烦意乱,看展“有的放矢”。

因为知道了一些典故、历史价值等,石刻都觉得美得不可方物。

而且有一条主线引导,能容易明白展品之间的联系。

就连去故宫里找物件,都有了“盼头”似的(毕竟不懂,在偌大的故宫里有瞎逛的嫌疑)。

就像嘉量,找得容易。

3.

看展,一定要建立自己与展品之间的联系,这样才会有兴趣。

有这个感悟,是因为我发现我看过的“电子榨菜”竟然给我和展品之间牵了线。

比如《甄嬛传》里的四大爷,虽然无情,但是对待皇子的学业,那真是极度上心。

不仅设立了上书房,还请了一流大师做师傅。

如此推测,《甄嬛传》里四大爷严斥三阿哥学习的片段,不是瞎掰。

再比如《如懿传》里的渣渣龙,他可真喜欢用礼器给皇子们取名。

怪不得富察容音在听到渣渣龙给她儿子取名“永琮”,就知道渣渣龙对她的儿子寄予厚望。

虎符常见,古装片里但凡调兵遣将,就会有它的存在。

我竟然还找到了《知否》里大娘子口中的魁星。

嗯,看电视也不都是坏的。

4.

有些展品真漂亮,要不是深知不“刑”,不然高低想顺走。

故宫虽美,但是修复的速度也越来越频繁了。

前几年还能够在太和殿门口,看里面的金砖、轩辕镜,数里面的大柱子,现在游客都被隔离到好几米外,里面看着黑乎乎的,啥也看不清楚。

两次去故宫只间隔两周,今天再去,太和门已经被隔离起来做修缮了。

虽然改名为“故宫博物院”不过99年,然而这个宫殿群已经存在了604年,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瞻仰到它的风采。

5.

一直集体活动的那爷仨呢?

被我安排到了故宫后面的景山公园里。

景山公园跟故宫大小差不多,估计我们耗时差不多,正合适各玩各的。

而且会合方便,我一出故宫,就能看到景山公园的正门,一通电话就能召唤出他们来。

PS: 故宫里没有充电宝,自备吧~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348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