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疳习俗

陇东地区的燎疳习俗,由来已久。

疳应该是一种疾病吧,这种疾病应该高发于春节后,也许是与人们的暴饮暴食有关,所以在春节这段时间会爆发,但是疳这种疾病见不得火,特别是青蒿所烧的烟火,因此在春节过后的月末时分,人们把干枯的青蒿砍下堆积在自家院子里,在黄昏时分点燃,人们从火上跨过去,就会祛除疳这种疾病。当然这只是我根据燎疳这一民间习俗臆想推测而来,也没有去查找考据燎疳习俗的由来。百度搜索了一下疳,疳为病症名称。“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指疳疾遍身生疮。在古代医学文献中,疳蚀是一种极为痛苦且复杂的病症,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和细致”我想,疳应该指的是疳蚀吧。我也询问了一些老年人,根据他们的描述,应该是一种皮肤病。

在陇东地区,燎疳一共三天时间,这三天锅中不能下米,也就是说不能吃米饭米汤。燎疳分别为接疳,正疳,送疳。正月二十二这天晚上接疳,也就是说开始燎疳。传统的燎疳必须要用干净的了联撕下来已经干枯的青蒿,这种蒿草轻飘飘的,一点就着,而且这种蒿草在春天的时候,刚长出嫩芽时,用刀子把它从土里剜出来晒干泡水或者熬汤喝可以治疗肝炎,这就是中药里面的茵陈。所以在燎疳时会用这种蒿草。

正月二十三是正疳,这天晚上得多砍一些干枯的青蒿,谁家的火势大火头高,就是谁家的疳好,大人和孩子们会争相跳跃,比较有趣,燎完后,家中的长辈会拿来一根棍子,把这些灰烬集中起来,用棍子使劲捶下去并自言自语的说道,麦子成着吗?荞麦成着吗?成的意思就是丰收,用棍子从灰烬中捶下去,火花溅得越高就说明这种粮食在今年会有个好收成,如果火花没有溅高,就说明所问的这种粮食今年会歉收。

正月二十四送疳,送疳时会把除夕时贴的所有春联撕下来放在火中烧掉,比较讲究的人家会把厨房中的抹布和笊篱拿出来放火上烤烤,用刷子或者笤帚扫扫炕边的灰尘,然后会燃放一串鞭炮,就把疳送走了。

燎疳后,春节就彻底结束了,人们开始忙活一年的生计了,各忙各的事去了。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348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