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科技创新 续中华文脉
又一年的春悄然而至,25年的春晚在热情洋溢的开场歌舞中拉开了帷幕。视觉秀《迎福》的表演,融合了打铁花、剪纸、潍坊风筝、织金工艺等多种非遗元素,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武术《笔走龙蛇》把书法艺术融于武术的一招一式,上演太极的阴阳之道与书法笔墨的黑白之韵;芭蕾舞《伊人》将《诗经》的文学意象与西方芭蕾形式结合,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碰撞。《秧Bot》的精彩亮相更是大胆创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人眼前一亮。
数十个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穿着东北的大花袄,带着浓浓的乡土乡息,转着手绢,动作整齐划一,把控秧歌的韵律与节奏,与舞者完美配合,这既体现了科技的高度精准与流畅,也展现东北二人转所蕴含的生活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地进行当代阐释和表达才能历久弥新。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给了艺术作品丰厚的滋养,传统与科技磁撞的火花绚烂无比。《黑神话:悟空》中悟空在万千险恶的环境下仍豪情不减,意志不灭,体现中华传统“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他在与各方妖魔的角逐斗争中始终秉持的正义与善良与“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契合。由此可见其创作团队不但更新改进游戏技术,游戏画面,还不断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同样,春节档热度高居不下的《哪吒2:魔童闹海》也以中国神话为背景,深度挖掘人物品质融合大量国风元素,高成本打造了此片。国人也自发二刷、三刷,截止到目前,其票房已超130亿,跻身世界影片票房前列,其特效的壮美绚丽,令人叹为观止。而现代传媒、科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大胆创新,不仅给了大众沉浸式的美好体验,更是文化自信最直接的表现。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立足新时代,融合科技创新的力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强起来”!
善于传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坚持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当今我国已向着复兴文化迈步,结合世界格局,以全新的方式,为世界提供更多文化享受,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领略属于中国的独特魅力。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357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