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大略》(27.58)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故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凡物有乘而来,乘其出者,是其反也。

仁义礼善和家庭中钱财粮食关系一样,有很多,就是富裕;少就是贫穷;缺乏就是困窘。同样也和财富一样,不是突然获得,而是一点一点积累而成。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那又如何积累这些财富呢?所以整日无所事事,看上去是平安祥和,实际上则是背国弃家的道路。

因为事物的出现,都是有其缘由,往往关系到个人行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凡事都不积极,只是一味躺平,那只能看着别人功成名就干瞪眼。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皆有来因。

物质上的财富如此,精神上的财富也是。仁义礼善,不仅仅是认知,更是需要实践。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认知,从而巩固所学,甚至“温故而知新”,这不正是积累的过程吗?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370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