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写课4】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回顾学习诗词的“五步骤”。学生按照学古诗的步骤先自学,批注,再小组合学,分享批注,最后全班共学。一个四人小组上台分享,下面的学生用笔记、身体(眼睛看耳朵听)、语言(补充或询问)回应。

生:第一步解诗题,诗题是宿新市徐公店,意思是住宿在新市一个姓徐的男人的店。第二步,知诗人,本诗是宋代的杨万里写的。

师:这首诗的作者杨万里,我们之前还学过他的哪些作品?

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学生背诵这两首诗歌)

生:第三步是明诗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逐句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意)

师:谁干什么?事情说清楚了没有?脑海有画面吗?好,这就明诗意的过程。考考大家:“一径深”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小路伸向远方(老师进行板书,批注,并强调明诗意的过程要将单个词语的知识点批注出来)

师:请大家齐读一、二句,并联想画面。读文字,想画面是很好的赏析诗歌的方法。“树头新绿”的绿怎么样?有没有绿树成荫,还没有,叶子才刚长出来,新鲜嫩绿,还没有长茂盛,脑海里有画面了吗,有画面的同学请举手。(大多数同学举手)

师:一二句写出了乡村景象的静态之美,诗中“疾走”是什么意思?

生:快速地走。原来学过,古文里的走就是跑。联系上下文,“疾走”可理解为“追赶”。

师:诗中儿童追赶黄蝶的画面出现了吗?儿童是否最终追到了黄蝶?说说理由。

生:没有,画面定格在“飞入菜花无处寻”。蝴蝶是黄的,菜花也是黄的,所以蝴蝶飞进去就分不清楚了。

师:体悟诗情,要先把景物搞清楚写了哪些景物。再聚焦这些景物的细节,用形容词来匹配,一个一个的加形容词。怎么样的篱笆?疏疏落落。怎么样的小路?弯弯曲曲。怎么样的枝叶?嫩绿的叶片还没有形成树荫。来脑海出画面:篱笆--稀稀疏疏,小路--弯弯曲曲,树头的枝叶--不断的长大还没有完全成大片的绿叶,儿童—急速跑,追蝴蝶。蝴蝶飞,飞着飞着,飞到一大片金黄的菜花。(老师边说边带着学生进行批注和理解,学生在课本上做笔记)

师:你的画面动起来了吗?这个画面出来,我看到有人会心一笑,你在笑什么?那个儿童找不到菜花,又是什么心情?

生:我笑儿童的天真可爱,有趣。他没有追到蝴蝶,肯定很遗憾,可能还会眼巴巴地看着菜花,希望蝴蝶再次飞出来。

师:乡村生活的趣味就这样写出来了。有自然之美,又有儿童之趣,动静结合的写法,写出了乡村独特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杨万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师:最后一步:诵诗文。我们在朗诵的时候,带着自己的理解,脑海出画面,注意借助轻重缓急表达情感,一二句静态描写,可舒缓一点。三四句写儿童,可以读的活泼一些。

(和学生一起分析怎么读好这首诗,最后学生练习朗读背诵。)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372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