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第68页读后感
读完对三种统计图共性与差异的阐述,我收获颇丰,对统计教学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文中提到,条形、扇形、折线这三种统计图都能直观呈现数据,让信息一目了然,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在信息表述功能上,又各有千秋。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展现数量多少,就像在一次班级数学测验成绩统计中,用条形统计图展示不同分数段的人数,学生成绩分布情况立现,谁多谁少,一看便知。扇形统计图侧重表达数量所占比例,比如统计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用扇形统计图能清楚看到喜欢阅读、绘画、运动等不同爱好的同学分别占班级总人数的比例,各部分占比关系十分直观。而折线统计图擅长体现数量变化,记录一个学期内某位同学每周的数学作业完成准确率,通过折线统计图,能清晰看到其成绩的起伏变化,是进步还是退步,一目了然。
文中还指出,统计图只有好坏之分,无对错之别,这让我想起之前的教学经历。在一次统计班级同学家庭月用水量的活动中,有同学用条形统计图展示各家庭用水量,也有同学用折线统计图来呈现。用折线统计图的同学本意是想观察用水量的变化趋势,但由于数据并非连续时间采集,这样的呈现方式就不太合适,虽不能说他做错了,但显然用条形统计图会更能清晰地对比各家庭用水量的多少。这就体现了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统计图的重要性。
统计学和数学不同,数学重结果对错,统计学强调根据背景选合适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选取合适表达方式,确立判断事物好坏的准则,并基于准则判断。正如“数据分析观念”所说,同样的数据有多种分析方法,需依问题背景选择。这不仅适用于统计图,还涵盖估计等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里,我会更注重培养学生这种数据分析观念,通过更多实例让学生明白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统计方式,提升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