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千年的古刹、千年的你

从沧浪亭出来打的,三十几元的路程就到寒山寺南门,可惜,南门封闭,一是因为苏州今天跑马拉松,部分线路被封,二是南门前的何山桥要拆,得绕道北门才能进去。站在寒山寺的南门何山桥上俯视,正好能看到寒山寺的双塔,若仔细看,还能看到中国四大罗汉寺庙西园寺。
走了大约两公里路段到达寒山寺北门,有人攒动,络绎不绝。寒山寺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在苏州姑苏区,占地面积约60亩地。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多次遭到火烧摧毁,后又多次修缮,才有今日之模样。
寒山寺寺内古迹甚多,最令人神往的就是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石刻碑文了,当然,还有寒山、拾得的石刻像,以及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张继的《枫桥夜泊》是寒山寺的一张名片,但真迹没有看到,是俞越手写的张继此诗,这不影响什么,寒山寺仍是苏州城的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的这诗以白描式的写法,朴实的语言,写尽了一个羁旅愁闷的心酸和惆怅,表达出诗人旅途的寂寞与愁思,在情景交融中,调适了自己的心情,整个小诗浅显易懂,意味深长。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张继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的水乡秋夜幽美,张继深怀着旅愁,看到苏州城里如此美好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他说,中年羁旅住客船,明月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在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愁绪搅我难入眠。啊,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轻飘飘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耳边。
如今,我追寻古人的足迹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站在将要拆掉重新修缮的何山大桥上,思绪穿越到唐朝,诗人张继羁旅愁闷,来到这里却感受到了苏州枫桥夜泊的美景,写出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夜深人静之时,孤寂难耐之人,诗人身在客船卧听古刹钟声,桥树水寺,夜半钟声,经过诗人艺术加工,勾画出江南水乡的夜景图,名扬天下,传世至今。
张继的这首七绝与李清照的“怎一个“愁”字了得相媲美,都是写愁,但愁与愁不同。张继诗的前二句意象密集,有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构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有城、寺、船和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现在,这里的现代化商业气息浓了些,寒山寺周围的一些小商小贩多了起来,进入寺院,自然少不了大雄宝殿、少不了罗汉堂、天王殿还有素斋馆、弘法堂等,置身这里,不虚此行,这里有塔影、钟声、诗韵,这里有寒拾遗踪、寒山禅房,这里有禅境文心、人间花雨,抽空来此看看,心情也会变得平静。
“你好!”临走时,跟张继、寒山二位打了声招呼:轻轻地,我来了,来看看千年的古刹、千年的你。悄悄地,我走了,不带走一点痕迹。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