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杨绛
最近一段时间在看罗银胜著的《杨绛传》,这是杨绛先生生前亲自审阅的个人传记。通过阅读,让我认识到一个更立体更鲜明的我们平时很少认识到的杨绛。钱钟书曾经用8个字评价杨绛:最才的女,最贤的妻。那是一个多么有智慧而美好的人生啊!
杨绛是江苏无锡人,她具有江南女子的柔美、沉静、隽秀、内敛,但传记上的一个故事让我对杨绛又有了另外的看法。故事发生在30年代,是日据时的故事。杨绛夫妇从欧洲留学回来后在法租界居住,为了生活,那时的杨绛在一个小学代课,她去上班的时候是坐电车过黄浦江。而当时的日本人要到电车上面去例行检查,在检查时所有的中国乘客都要站起来。
有一次日本人上电车检查的时候,杨绛起身稍微晚了一些。那个日本宪兵用手顶着杨绛的下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侮辱性和挑衅性的动作。杨绛非常愤怒,脱口而出:“岂有此理”。全车的人都吓坏了,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面对的可是荷枪实弹的侵略者,而敢于挑衅日本人,大家都知道后果是什么。而那个日本宪兵被杨绛的气势镇住了,他显然没有想到杨绛会有如此的反应。他盯着杨绛的眼睛,杨绛毫不回避地直视前方,他们就这样对峙。直到日本宪兵转身下了车,全车的人才松了一口气。这让我们认识到了杨绛的另一面,她的刚毅、她的风骨、士可杀不可辱。
杨绛的朋友曾这样评价她:她有一种善利万物的从容。传记中还讲述了这样一件故事,也是日据时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上海,当时两位日本宪兵的人通知杨绛第二天10点去日本宪兵司令部。在当时翻译家戏剧家柯灵、李健吾都被日本人抓进了宪兵司令部,被施以酷刑。杨绛知道进了宪兵司令部意味着什么。
那天晚上杨绛仔细地想,这些日本人为什么找她,会问她什么样的问题,她该如何作答,都做了充足的准备。那天晚上她竟踏踏实实地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杨绛做了精致地打扮,手拿一个提包,提包里放了本《杜甫诗集》。临走时她对家人说:“如果今天我不回来,请明天找人来救我”。
10点差5分的时候,杨绛来到了宪兵司令部。她被人带进了一间办公室,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她环顾了一周,然后打开《杜甫诗集》静静地阅读。后来办公室里来一位日本宪兵,就是前一天去她家的两位日本宪兵中的一个。他看到杨绛在读杜甫的诗,就说了一句好诗,然后就让杨绛回去。杨绛将从容地离开了。原来他抓错了人,他们是找的一个男的也叫杨绛的。
故事当中,我们看到了杨绛的从容、镇定、沉着。
就是在那特别动荡的岁月里,杨绛更显示出了对生活的那种从容:就是接受不能改变的,同时她也努力去改变她能够改变的。她被分配去打扫厕所。当时杨绛就发现,这个女厕所打扫的这份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她特别为自己置办了几件好用的工具,然后用了几天的时间,把这个女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尤其是那些发了黄,变了渍的,就是渍印很重的那些白瓷的便盆,擦得干干净净,连那个抽水的金属绳上面的锈迹,全部擦得干干净净。外人再一进来,这个厕所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从来没有这么干净过。这时候的杨绛在哪儿呢?她安安静静地,就坐在厕所的角落里,在那里读书。
有人曾经问过杨绛,你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面对苦难?
杨绛这样回答,她说:“我绝对不相信,我们传承几千年的宝贵文化,会被暴力毁于一旦。我们这个民族,曾创造如此灿烂文化的优秀民族,会泯灭人性,就此沉沦。”凭着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信仰,她挺过了她一生中最难捱的时刻。
传记当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另外一个情节,在1958当时的中宣部的一位副部长,对杨绛说:“希望你能翻译《堂吉诃德》”。这是一篇大家所熟知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当时给了她五个版本,这五个版本都是英法版本,因为这是杨绛擅长的语种。杨绛看完之后,她就觉得像《堂吉诃德》,这样重要的伟大的作品,应该根据原文来翻译。那时的杨绛已经47岁了,她决定自学西班牙语,用三年的时间,她可以达到阅读比较艰深的西班牙著作的语言程度。1961年她根据西班牙文来翻译《堂吉诃德》,一直翻译到1966年,接近完成。后来因为那场大家所熟知的动荡,她的文稿被没收,她的翻译中断。所幸的是她的文稿并没有遗失,后来交还给她本人,到了1978年得以出版。当时邓小平先生把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作为国礼送给来到中国访问的西班牙国王。几年之后,西班牙国王又授予杨绛西班牙大十字勋章,以表彰她在中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文化交流当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这个情节深深的震撼了我,在47岁,她竟有勇气再去选择一门语言重新学习,然后去翻译如此重要的一本世界名著?
这样的杨绛是我们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真的是那种灵魂散发出香气的女人。
说到她和钱锺书,杨绛有过这样的表述,她说:“无论是读书,还是生活,我这一生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锺书的淘气,保持住了他的一团痴气“”。
钱家有一个婶娘,是钱锺书堂弟的母亲,她非常喜欢杨绛,她对杨绛有这样的一个评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钱锺书痴人痴福。”能得到这样的评价,该是如何聪慧的一个女子。
难怪钱锺书自己说,她是最贤的妻。
我非常喜欢杨绛先生翻译过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借这个诗句,表露出了杨绛先生自己的心迹。“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尽管杨绛先生已经走了好些年,我仍然想在这说一句,杨绛先生走好,我们爱你。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