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小品《订婚风波》

                  编剧:陈雪奇

(90年代初期农村轻喜剧)

人物:

1. 月老 - 陈常福,经验丰富的媒人,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城乡之间。

2. 张父 - 女方父亲,传统观念强,爱面子。

3. 张母 - 女方母亲,心思细腻,怕邻里说闲话。

4. 李父 - 男方父亲,随和但有些固执。

5. 李母 - 男方母亲,热情但有些强势。

6. 张美丽 - 女方,温柔善良,有点小倔强。

7. 李帅 - 男方,幽默风趣,有点小聪明。

8.王婶 -(张家邻居,碎嘴八卦代表)

村广播(拟人化处理,用90年代特色播音腔推动剧情)

场景:90年代初期的农村,张家和李家分别住在相邻的两个村子,月老骑着自行车来回奔波。

---

    第一幕:张家客厅

(张父用火柴梗掏收音机天线,收音机突然响起《亚洲雄风》前奏)

张父:(猛拍收音机)这破玩意!还不如李家那台新的!(转向月老)老哥,不是我们难说话,(掏出皱巴巴的烟盒)你瞅瞅,这红塔山都换成大前门了!

张母:(突然拽过毛衣针)他爹!王婶刚说刘家闺女出嫁可是"三转一响"!(织毛衣速度加快)咱美丽咋也得比着来!

张美丽:(突然站起)爸!李帅他......(收音机突然切到《渴望》主题曲,众人愣住)

月老:拍腿笑)巧了不是!这收音机都替年轻人说话!(神秘压低声音)李家那台新收音机,能收香港台......

(张父耳朵微动,张母织针停顿)

---

    第二幕:李家院子

(李母晾晒的碎花床单被风吹起,罩住李父脑袋)

李父:(闷声)孩他娘!这被面还是你嫁我那床呢!

李母:(扯下床单)可不!当年你爹拿半袋白面换的!(突然警醒)月老你可别打这被面主意!

李帅:(从兜里掏出发皱的《上海滩》磁带)月老叔,这能抵二十不?(磁带突然散开缠住自行车轮)

月老:(边解磁带边喊)好小子!你这追求时尚的劲儿跟你爹当年追你娘有一拼!

(村广播突然响起:"通知,乡养猪场收购价每斤涨一毛钱......")

---

    第三幕间:乡间小路

(月老骑车摔倒,车筐里飞出:印着"奖"字的搪瓷缸、褪色红绸带、半包喜糖)

月老:(对观众眨眼)瞧瞧,这就是媒人的百宝箱!(捡起糖纸)八六年的喜糖纸都存着——关键时刻能当婚书用!

---

    第四幕:矛盾升级

(张家门口,王婶嗑瓜子围观)

李母:(举着猪食勺冲来)张家的!我们老母猪怀崽了!这钱得缓三天!

张父:(挥舞烟杆)三天?王婶都能把消息传到县里了!

王婶:(突然插话)可不!我刚给县广播站侄儿打电话......

张美丽&李帅:(突然从草垛钻出)爸/妈!我们自己去民政局!

(全场定格,收音机传来《甜蜜蜜》)

---

    最终幕:订婚宴

(老母猪系着红绸带闯入宴席,李帅举着"科学养猪手册")

李帅:(对张父鞠躬)叔,这猪崽就是活彩礼!按书养年底能卖这个数!(亮出满"√"的账本)

月老:(掏出八六年喜糖纸)来!按老规矩,新人咬喜糖!(糖纸飘向老母猪)

(追光中,两家人笑着滚作一团,村广播播放《好日子》)

---

说明:

1.视听强化:引入90年代音效元素(亚运会歌曲、港台音乐、村广播),构建沉浸式怀旧场景。

2.道具活化:关键道具(收音机/磁带/被面)承担多重戏剧功能。

3.间离手法:通过月老直接与观众互动,增强喜剧效果。

4.错位幽默:将彩礼矛盾转化为"活猪经济学",突显时代变革中的观念碰撞。

5. 节奏把控:增加突发性闹剧场面(草垛私奔、老母猪闯宴)保持喜剧张力。

    在核心冲突基础上,通过强化视听元素、活化道具功能、增加间离手法,使故事更具观赏性和时代穿透力。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983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