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清明》
《清明时节话清明》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各种似是而非的专家说、教授说、娱乐明星说,业内人士说,等等,各种言论甚嚣尘上,泛滥成灾。各种、各类、各式的标题,什么这个不好,那个不是,肆无忌惮到人发指的地步!
这些人故弄玄虚,信口雌黄,甚至连传统的清明节都要非议妄说,一会说清明扫墓有多少忌讳,一会说清明上坟扫墓是愚昧迷信,一会说清明前后多少天不能问候,等等,等等。
我就有点搞不明白了,这类人群如此莫名其妙的混淆视听、究竟安的什么心?老祖宗千百年来立下的规矩,清明节上坟扫墓,祭祀祖先,寄托哀思,慎终追远,怎么就不对了?
有鉴于此,我想聊聊自己的看法,一家之言,或有偏颇之处,亦望大家谅之。
首先,大家必须知道,清明上坟扫墓給先人燒紙不是封建迷信!
咱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清明上坟、祭奠祖宗先人的习俗,其實就是一種精神寄託,就是后人对祖宗先人的一种追思怀念。
也正是这样千百年来一代一代的传承,才能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国家和民族才有凝聚力,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如果我們丟失了精神寄託,如果忘记了祖先,连祖宗都不认,生命難道不蒼白嗎?国家和民族还能有希望吗?
说到不认祖宗,从历史到现代,确也有那么一些人;比如,南北宋朝的张邦昌、秦桧,明末崇祯朝的吴三桂,民国的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等等之流,都是遗臭万年的汉奸,他们认贼作父,数典忘祖,甘当异族的奴才,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其次,咱们要搞明白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在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5日之间,是咱们大汉民族祭祖、上坟扫墓的节日;据传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和春日的祭祀,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是一年24个自然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
最早的文字记载始自西周,初始为古代王侯将相的"墓祭"之礼,距今已传2500多年。清明节,最早只是节气的名称,之所以变成祭奠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与清明节本属两个节日,到了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下旨将两节合二为一,将祭拜祖先、上坟扫墓的日子定在寒食节这一天,自此延续下来。
宋、元、明、清诸朝承接前朝旧制,将清明节取代寒食节的习俗规范完善,由此清明节即代代相传,与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当清明节我们上坟烧纸时,不管你站着或跪在哪个方向,烟火总是飘向自己?那又是什么缘因哪?听前辈老人们说过,那是你家的先人在和你互动、为你散去一年的灾!这可不是迷信,这是生命的感恩。
我们知道,这些躺在土里的先人们,都是深愛过我们的至亲,是我们的根。或许一代没有见过一代,但一代一定会记得一代。
我们知道,祭祀先人时的庄严肃穆和仪式感,可以增强一个家庭的凝聚力,可以使我们的后辈看到:逝去,从来不是真正的消亡,只有遗忘才是。
我们祭祀祖先,就是要昭示后人不忘本,不要忘记那些已经永远离开的亲人,更要学会好好珍惜眼前人。
我们知道,祭祀祖先,既是亲人对先人情感的传承,更是为后人积德积福。
中国历史数千年,无数文献记载了清明祭祖的传统,这不仅仅是对先人的缅怀,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也是道德伦理文化的传承。
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又到了上坟烧纸祭祀先人的日子,我正筹划着返乡上坟。今天看到网上又说,人到七十不上坟,我对之嗤之以鼻,这是什么谬论?谁定的规矩?
我的观点是,每年清明节,只要自己腿脚还能动,只要自己一息尚存,那怕就是爬、也要爬到玉壁山上的崔家墓园,在祖先和先父先母灵前叩拜、上香、烧纸钱!
烟火人间,红尘三千,在清明节的日子里,总有些名利会化为乌有,总有些记忆会长留心间,总有偌多的纸钱会烧成雲烟!
世人都说这个世界很复杂,其实,复杂的只是人心。
路,是走出来的,只是走着走着就在不经意间串起了流年。就好似上坟烧纸,从山下到墓园,那也是一步一步量出来的,只是走着走着不经意间就踩出了一条小路,而循着这条小路下山,则是越走路越宽。
人生短暂,我们一定要好好的过日子,只有活着,才有意义。要珍惜活在世上的每一时、每一天,要多些包容,凡事看淡。且随性,且随缘;地也长,天也宽。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067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