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48】创造产品销售主题,设置店中店!-华与华创意流水线-华与华干法

每日盘点华与华所有出品,拼图华与华创意流水线-华与华干法。

前言:「华与华干法」的包装干法告一段落,下面开始进入持续改善的「干法」,这是华与华第三大技术。为什么选择这个干法,一方面是持续改善相比其他创意和设计,更多现场盘点和策略,更容易流程化;另一方面,我曾经用2年时间,断断续续整理了《如何打造超级卖货的销售现场-线下篇》共4万字原本计划再扩充出版,现在就把它作为干法的一部分,用严丝合缝、没有遗漏的流程逻辑,再拼图一遍。


2025年3月25日    资料:《如何打造超级卖货的销售现场》、《西贝牛大骨产品推广》

之前我们通过丰茂熊猫羊介绍了,如何让拳头产品英雄化,带动拳头产品的销售,并实现复购的提升。

并且给出了打造拳头产品的清单。

命名:丰茂烤串熊猫羊

话语:羊中大熊猫 丰茂熊猫羊

超级道具:熊猫羊肉串底座

全面媒体化:入口、点单以及门店海报

专属菜单:熊猫羊和配合熊猫羊凉菜饮品的菜单

今天补充一个案例,就是西贝的牛大骨。这是非常成功的产品,可能作为标杆案例会更有启发。而且,牛大骨的创新点是,在常规的拳头产品物料清单之外,创新了产品的体验!一牛九吃!而且,在门店现点现选。并且实现了店中店,设计出蒙古牛大骨档口的热卖氛围。

案例:2018年,是西贝品牌高速发展时期,西贝在全国商圈开了300多家店,店店生意火爆。那个时候,贾总也在思考一个重大课题:3.0的西贝没有头部产品。因此,2018年,贾总带领西贝大厨团队研发了全新版本的牛大骨。新版牛大骨源于蒙古的经典吃法,多个部位一起吃,能吃到牛脊骨、牛拐骨、牛棒骨等等,吃筋吃肉吃骨髓,一次吃到9部位!

关键动作1:产品即购买理由

产品命名即购买理由,我们把“幸福牛大骨”重新命名为“蒙古牛大骨”,建立新品类,一键切换母体。让牛大骨回归到真实的草原母体中,发挥更大的信号能量。

巴甫洛夫的刺激反射原理: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射。什么是刺激反射?就是我给他一个刺激,他给我一个行动反射。我说蒙古牛大骨,一牛9吃,过足肉瘾,顾客就会对吃肉过足肉瘾有反射。

所有的营销动作,我们只研究信号出去,顾客会有什么反射,只有顾客的反射是可以测量的,而且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2、超级产品,要有超级符号

在传播上,我们用“蒙古”的符号:蒙古搏克手,加上“食欲感”的符号:超级肉山,设计了本次蒙古牛大骨的广告画面。

牛大骨

关键动作3:提出店中店策略,设计蒙古牛大骨档口的热卖氛围

以前吃牛大骨是在菜单上点,点好了上桌,一人一根自己啃。现在西贝打造了一个全新售卖场景,牛大骨肉卖堆山,肉香十足。刚出锅的牛大骨,热乎乎的,现挑现吃,特别过瘾。9个部位任您选,爱吃肉的挑肉多的,爱吃筋挑筋多的,还能有筋有肉搭配好。

基于这样的产品体验,在门店的人流必经地,我们和西贝团队共同设计了一个“蒙古牛大骨的店中店”的售卖场景。这里就是蒙古牛大骨的主战场,“牛老板”热火朝天推荐,顾客热火朝天挑选。人来人往,吆喝不断。

蒙古牛大骨的店中店

门店的热卖道场就在这里,最强的销售信号就从这里发射!产品不仅是购买理由,更是使用体验。蒙古牛大骨创造了完全不同以往的现场体验,让这个产品更有魅力了。

关键动作4:设计菜单就是设计消费者的选择逻辑,营销日历专题菜单

基于门店三现主义的观察,一头牛有9个部位,牛脊骨、牛棒骨、牛拐骨、牛肋排骨……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分都分不清,也就不知道怎么点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组进行了专门的点单改善,现场蹲点,以客户视角观察发现,大家买肉还真不是按照部位点的,在肉铺前,消费者选择逻辑是“我要肉多的”、“我要筋多的”, “我要有骨髓的”……根据这些,我们立即重新设计菜单,把菜单做成了3大分类“爱吃肉必点”“爱吃筋必点”“有筋有肉必点”,让顾客一目了然,对号入座,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

牛大骨

同时,建立了一个菜单摆放原则:“站立在桌面摆放”。顾客一进店,一眼看到菜单,马上注意到新菜,从商圈到进入餐厅入座,一切动作都是机关算尽。

今天拼图就到这里。


华与华创意流水线

所有人使用一条流水线 所有人改善一套流水线

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是不退步,华与华创意流水线就是让过去的经验都能沉淀!

不退步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每一个成功作品沉淀出良品基准,之后每一个出品都经过良品基准的品控。所以,每日盘点华与华所有出品,形成华与华创意流水线-华与华干法。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089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