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背后:阐截教争斗,谁才是真正的输家?

《封神榜》这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电视剧,看看它背后那些有意思的事儿,尤其是阐教和截教之间的争斗,还有在这争斗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输家。

故事得从商王受辛七年的春天说起。那时候,女娲宫里香火很旺,青铜鼎里飘出来的烟气扭成了特别诡异的形状,就好像是商纣王在女娲宫墙壁上写下的那首艳诗一样。从这时候起,“纣王无道”的种子就悄悄种下了。

后来九尾白狐附身在苏氏女的身上进了朝歌城,朝堂上的大臣们根本没察觉出来有啥不对。他们都忙着为东夷的战事和鹿台的督造问题争论。

再看看昆仑山巅的玉虚宫,元始天尊手里抚着封神榜的绢帛,眼神透过云海望向金鳌岛。为啥看金鳌岛呢?因为他的师弟通天教主就在那儿,通天教主门下弟子特别多,碧游宫前面都是些披鳞带角的仙人。鸿钧道人定下封神之议的时候,这场争斗就不简单了,表面上是道统之争,实际上是以人间王朝的更迭作为棋盘展开的一场大较量。

太师闻仲出征北海那年,在西岐城外的溪边,姜尚正在钓鱼。而且他是直钩钓鱼,这已经是他第七十二次这么干了。姜尚在玉虚宫扫了四十年地,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的资质确实平庸。有一天,南极仙翁带来了元始天尊的法旨,就在这时候,鱼线突然绷紧了,姜尚一拉,钓上来的可不是什么锦鲤,而是封神榜和打神鞭。可以说昆仑山抛弃了姜尚这个上了年纪的弟子,但同时也把他推进了天命的漩涡里。

在潼关外面,风沙很大,申公豹骑着黑虎停了下来。他望着西岐的方向冷笑,手里捏碎了一块玉符,玉符一下子就变成了青烟。申公豹在阐教的时候,一直被十二金仙压制,算是阐教的弃徒。他转身投靠碧游宫的时候,带走了一个特别危险的筹码。为啥说危险呢?因为他太了解同门的弱点了,而且他还知道怎么去撩动截教那些仙人心里的不甘。他那句“道友请留步”,不知道坑害了多少仙人。

到了牧野之战的时候,鲜血把甲骨都浸透了,封神台上的情况也变得特别诡异。柏鉴挥舞着引魂幡,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修士的魂魄,在封神榜文的照耀下重新塑造了仙体。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实际上,玉虚宫的十二金仙都悄悄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保住了自己逍遥的仙途。再看看被封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截教的弟子竟然占了十分之七八。

《封神榜》最让人觉得奇怪的地方,就是所谓“天数”的虚伪性。女娲就因为纣王写了一首诗侮辱她,就要颠覆成汤六百年的基业,这跟后世“红颜祸水”的历史观太像了。通天教主一直告诫自己的门人要紧闭洞府,别出去惹事儿,可那些因为应劫而死的截教仙人,真的都是逆天而行吗?这可不好说。

商周鼎革在史书里就那么几句话,但是在小说里,被写成了仙道博弈的修罗场。我们把神话的外衣剥开,看到的其实是明代知识分子对皇权更替的一种隐喻式的解构。姜尚封神的时候,脸上带着悲悯的神情,申公豹被镇压的时候,眼睛里满是不甘,这难道不像是科举制度下文人命运的一种映射吗?

还有一个特别耐人寻味的角色,就是鸿钧道人。他是一个超越三教的存在,可以说封神杀劫就是他一手促成的。但是当三清之间发生内讧的时候,他又轻描淡写地把争端化解了。这种至高神祇的冷漠,就好像在告诉我们,在历史的洪流里,个体的命运真的太微不足道了。所谓的封神大业,说到底不过是天道为了维持平衡设下的一盘棋局,那些慷慨赴死的修士,不过是被劫运裹挟着的过河卒子罢了。

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金仙名单也挺有意思的。

这十二位分别是:

广成子,这可是个厉害角色,打神鞭都镇不住他;

赤精子,他有阴阳镜,能玩反转;

黄龙真人,虽然实力在十二金仙里垫底,但是人特别热心肠;

惧留孙,捆仙绳用得特别溜;

太乙真人,哪吒的师父,特别护犊子;

灵宝大法师,是个隐藏的高手,平时不声不响的;

文殊广法天尊,后来成了文殊菩萨;

普贤真人,就是变成普贤菩萨的那位;

慈航道人,后来转行成了观音菩萨;

玉鼎真人,教出了杨戬这么厉害的徒弟,是幕后大佬;

道行天尊,平时没什么存在感,但是实力不容小觑;

清虚道德真君,法宝多的数不过来,都能开个杂货铺了。

这个名单在《封神演义》里基本是定下来的,别看有些仙人后来成佛成菩萨了,当年可都是元始天尊亲自认可的十二金仙。像云中子这样的高人,反而不在十二金仙的名单里,是不是觉得挺神奇的?

要说这《封神榜》的最后,乍一看是阐教赢了。

阐教帮着周武王那一方,最后得了天下。

在封神大战的时候,阐教和西方教联手,把截教的十绝阵、九曲黄河阵,还有诛仙阵、万仙阵这些都给破了。截教可惨了,好多弟子在这战争里死了,然后上了封神榜,被封了神。

比如说闻仲成了雷部正神,赵公明成了财神。截教的教主通天教主呢,被鸿钧道祖带回紫霄宫关起来了,截教也一下子就衰落了,没以前那么厉害了。

可阐教,虽说赢了,自己也没捞着啥好处。十二金仙因为杀劫,顶上的三花没了,实力大打折扣。还有好些个金仙,转头就去了西方教。这么想想,这封神大战啊,哪有什么真正的赢家,阐教就算表面上赢了,也没多舒坦。说到底,大家都是被劫运推着走的棋子罢了,不管是截教还是阐教,都得顺着天道和天数来,谁也逃不过。

总的来说,《封神榜》表面上是讲神话故事,实际上藏着很多对现实的隐喻,阐截教之间的争斗,背后反映的是更复杂的东西,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098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