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反骨一生沧海一粟

他是被学生徐悲鸿骂作“野鸡学校”的校长;他是第一个提倡男女同校的“艺术叛徒”;他还是第一位引入女模特人体写生课而被军阀捉拿的“通缉犯”......

他就是一身反骨、知难而上的近代绘画史的先锋——刘海粟。

刘海粟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油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社会活动家。

他将“叛逆”贯穿一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位对中国近代绘画影响巨大的前辈。

抗婚离乡,怀志奔赴沪上

1912 年,常州城内,一个名叫刘季芳的青年出于对自由的强烈向往与封建包办婚姻的反抗,他决然舍弃“少爷”身份,背负行囊,怀揣 200 枚大洋,踏上前往上海的征程。

临行之际,他听从姑父的建议,更名 “海粟”,出自苏轼 “渺沧海之一粟”,意即虽个体渺小,却立志于时代洪流中激起波澜,从此以后,一段在画坛影响深远的传奇篇章徐徐展开。

弱冠掌校,革新美术教育

抵达上海后,刘海粟与画友乌始光一拍即合,倾尽积蓄,盘下其师周湘的画传习所,并旋即挂出 “上海图画美术院” 的招牌。令人惊叹的是,时年 17 岁的他,已然成为中国现代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的创立者。学校初创,条件艰苦,连写生模特都需多方设法筹备,从静物写生起步,继而使用石膏像,随后雇佣男性作为人体模特,每一步皆小心翼翼,因每一项举措都触及封建礼教的敏感地带。1917 年,刘海粟展出人体写生作品,此举引发轩然大波,他被斥为 “艺术叛徒”,军阀孙传芳甚至下达通缉令。然而,刘海粟毫不退缩,高举“艺术救国” 的旗帜,坚定宣称:“宁可流血,绝不妥协!” 其言论在当时的美术界激起千层浪。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图画美术院是国内首所采用人体模特进行写生教学的院校,在美术教育领域,刘海粟开创了大胆革新的先河。

博采众长,融合中西艺术

刘海粟早年研习绘画,多依靠私下钻研。于私塾求学时,他临摹恽南田的花鸟画,却深感其风格刻板,匠气过重。到上海后,他节衣缩食购置西洋画册,常悄然潜入租界的洋书店,临摹伦勃朗、戈雅等名家画作,如海绵吸水般汲取西方绘画精髓。

1929 年,他自费远赴欧洲,在卢浮宫潜心临摹塞尚、德拉克罗瓦的作品,沉醉于印象派的光影变幻与后印象派的奔放笔触之中。归国后,他大胆创新,将中国书法的 “中锋用笔” 融入油画创作,促使东西方艺术元素相互碰撞、融合。其作品《上海庙会》一经问世,便轰动一时,成为艺术融合的经典范例。刘海粟亦是中国早期赴欧洲研习西方艺术,并将东西方艺术精妙融合的先驱画家之一,在艺术创新之路上,他步伐超前,引领潮流。

流派之争,师生情分恩怨纠葛

谈及美专这段经历,校长刘海粟与学生徐悲鸿之间有一段非常出名的轶事。当时徐悲鸿看到美专招生广告,就慕名而去。但他仅仅学习了半年之后就不辞而别。其中原因众说纷纭。

多年后,当刘海粟为有徐悲鸿这样的弟子骄傲之际,徐悲鸿却不承认在美专学习过,认为美专是“野鸡学校”。这时的二人在美术教育界均堪称泰斗,徐悲鸿秉持写实主义,主张绘画应精准再现现实;刘海粟则崇尚艺术自由,强调表达内心真实情感。徐悲鸿这样的言论一发表,刘海粟非常生气,于是有了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刘徐之争”。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与其说这是为“身份而争”,不如说这是“流派之论”。

后来,蔡元培、梁岱宗、徐志摩都写信安抚刘海粟,这些人代表了当时中国文化圈的主流,有了他们的支持,刘海粟才消气,这场论战才得以停息。这场争论虽未分出胜负,却在美术界引发广泛且深入的思考,同时也彰显出刘海粟在艺术理念上的坚定执着,不容轻易动摇。

如果从“口伐笔诛”的角度来说,徐悲鸿登报的两篇文章似乎略占上风,但从“艺术生命”的角度来讲,98岁的刘海粟和58岁的徐悲鸿,前者的艺术影响力更长久更深远。

十登黄山,高龄执着创作

若将上海美专视作刘海粟的艺术战场,那么黄山无疑是他的精神殿堂。1918年,他首次攀登黄山,被其巍峨险峻的山势所震撼,却因体力不支中途折返。但这并未削减他对黄山的爱,此后70年间,他先后十次登顶黄山,青丝渐成白发,对黄山的钟情却与日俱增。

93岁高龄时,他不顾烈日炎炎,于悬崖边挥毫泼墨长达两小时,完成人生最后一幅作品《满江红》。他曾感言:“黄山让我领悟到,艺术并非单纯对自然的描摹,而是与天地的深度对话!” 这十次黄山之行,每一次都是他与自然、与艺术的深度交融,构成了他艺术生涯中最为华彩的乐章。

饱受争议,坚守赤子之心

刘海粟的一生充满争议。他力排众议为潘玉良正名,无惧权势,敢于与军阀孙传芳抗衡。其情感生活亦颇为波折,历经四次婚姻,饱受世人议论。然而,无论外界如何评判,他对艺术的热忱始终如一。

抗战时期,他毅然变卖画作筹集资金支援前线;晚年时,他将毕生收藏,包括众多唐宋名画以及自己创作的560余件作品,全部无偿捐赠给国家。临终之际,他仍心系祖国,喃喃自语:“我这一生,最牵挂的便是祖国。” 这份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贯穿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沧海一粟,铸就艺术丰碑

从毅然抗婚的少年,成长为一代绘画宗师,刘海粟以其近百年的人生历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艺术的坚韧与执着。他自谦如 “沧海一粟”,却凭借叛逆精神、坚定信念与满腔热爱,在中国美术史上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恰似他笔下翻腾涌动的黄山云海,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蕴含着磅礴的艺术力量,成为后世艺术家敬仰的典范,其艺术成就与精神风范永载史册。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104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