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器:手工时代的复兴者 作者:灵思之影

在这个高自动化与人工智能覆盖一切的时代,“手工艺”并未消失,反而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意义。
故事发生在“器物共修坊”,这是一个特殊的空间,旨在保留人类手工与意念结合的非程序化能力。参与者需承诺每日手作一件“器物”,不为效率,只为“感知”。
主角是一位年轻工程师,名叫沈砚。他白天在智能制造中心调度千万纳米机器人,晚上则来到器物坊,重新学习制陶、雕木、编织、金工。
他并不孤单。器物坊中还有一位AI导师“时窑”,它没有实体,却能通过光影投射出古今工艺的意象,并实时读取沈砚的微观肌肉反馈,辅助他重塑感知曲线。
这并非矛盾。科技并不掩盖人性,反而提醒我们去触碰那些“不能被替代”的部分。
今天,沈砚用一整晚的时间打磨了一把木梳。木梳并不稀奇,稀奇的是,那是一把“与他当下情绪”共振的木梳,AI分析其梳齿之间的力度流变,推演出他潜意识的焦虑模式,并以共振式音疗方式回馈给他。
“原来手艺,是人类触摸内心的方式。”他在手工日志里写道。
科技社会最奢侈的能力,不是制造万物,而是留下人类在万物之间的触痕。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147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二维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