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检测关键截点解析

一、样品制备:从源头把控质量
-
蛋白裂解效率
- 判断依据:裂解后液体应澄清无沉淀,离心后沉淀量<5%。
- 问题解决:若沉淀过多,需增加裂解液浓度(如RIPA+1% SDS)或延长超声时间。
-
蛋白定量准确性
- 关键操作:使用BCA法或Bradford法,OD值需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建议稀释样本至0.2-2 mg/mL)。
- 避坑提示:避免高浓度SDS或DTT干扰,可透析或稀释后检测。
二、电泳分离:条带形态决定成败
-
凝胶浓度选择
- 低分子量蛋白(<30 kDa)选12%-15%分离胶;大分子(>100 kDa)用8%-10%胶。
- 异常条带:若出现“微笑条带”(边缘扩散),可能电压过高(建议恒压80-100 V)。
-
Marker对照
- 预染Marker应清晰分层,若条带模糊或断裂,需更换新鲜电泳缓冲液(Tris-Glycine pH 8.3)。
三、转膜效率:信号强度的隐形门槛
-
转膜验证
- 湿转法(>50 kDa蛋白)用250 mA 90分钟;半干转(小蛋白)25 V 7分钟。
- 检测方法:转膜后用丽春红染色观察,若Marker未完全转移需延长转膜时间。
-
膜的选择
- PVDF膜需甲醇激活(10秒),硝酸纤维素膜(NC膜)直接使用,避免触碰导致膜破损。
四、封闭与抗体孵育:降低背景的关键
-
封闭充分性
- 5%脱脂牛奶(磷酸化蛋白用BSA)封闭1小时,若背景高可延长至2小时或提高浓度至7%。
-
一抗稀释优化
- 初试建议1:500-1:2000稀释,阳性对照无信号时优先调整一抗浓度而非直接更换抗体。
-
二抗交叉污染
- 不同宿主来源的一抗需使用对应二抗(如兔源一抗+HRP标记抗兔二抗),孵育后严格洗膜3×10分钟。
五、显影与信号分析:数据的终极判读
-
曝光时间控制
- ECL化学发光法先试短曝光(10秒),避免过曝;弱信号可累计曝光至5分钟。
-
条带异常解析
- 无信号:检查抗体效期、二抗是否失活(可用β-actin复检);
- 非特异性条带:增加封闭时间或添加1% Triton X-100洗膜。
六、博研生物:助力WB实验的高性价比之选
实验卡在抗体环节?博研生物推出WB专项抗体套装:
🔥 666元享6支抗体组合(3支一抗20μL + 3支二抗100μ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