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293)

第102回:张松献图刘备泣别       成都修书刘璋告急(08)

    当时刘璋立即提笔,写就一封书信。信上略云:

      族弟刘璋,致书于玄德宗兄麾下:久伏电天,蜀道崎岖,未及赍贡,甚切惶愧。璋闻“吉凶相救,患难相扶”,朋友尚然,况宗族乎?今张鲁在北,旦夕兴兵,犯弟疆界,甚不自安,专人谨奉尺书,上乞钧听。倘念同宗之情,全手足之义,即日兴师剿灭狂寇,永为唇齿,当报重酬。书不尽言,耑候车骑。

      写毕,封口落印。问张松道:“何人可使荆州送书?”

      张松想,你不问,我也要说。这种书信当然不能叫别人去送,我们早已商量过了。便说:“下官愚意,非法正,不可往也。”

      堂上的文武都知道,他们是一伙的。

      刘璋立即唤道:“孝直何在?”

      法正上前道:“下官在。”

      “荆州为使,先通情好。须要当心。”

    “下官遵命!”

      法正退下。张松又道:“主公,此番刘备进川,主公可命人往川口迎接,以示敬意。”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张松暗示刘璋,我与刘备并非深交。

      “永年以为谁可为使?”

      “子庆正宜。”

      刘璋今日对张松格外看待,言听计从。传道:“子庆听令!”

      “末将在!”

      “奉孤之命,往川口迎接我家兄长。”

      “末将遵命!’

      张松见今日之事都在意料之中,正自得意。

      忽见一人自外突入,汗流满面,大叫道:“主公若信张松之言,则五十四州郡已属他人矣!”

      张松大吃一惊,观其人时,乃西阆中人,姓黄名权,字公衡,现为刘璋府下主簿。

      黄权与刘焉乃是结义弟兄,他们四人最为莫逆:巴州严颜为长,现年八十高龄;其次刘焉;黄权年迈花甲;最小的叫程畿,现为水路上樊县的太守。

      当时黄权身染疾病,在家休养。闻得李恢传言,他从床上一跃而起,披发跣足,直奔大堂来见刘璋。

    刘璋问:“玄德与我同宗,吾故结之为援,公衡何出此言?”

      黄权说:“某闻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兼有诸葛亮、庞统之智谋,关、张、赵云、黄忠、魏延为羽翼。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刘备安肯伏低做小?若以客礼待之,又一国不容二主。今听臣言,则西蜀有泰山之安,不听臣言,则主公有累卵之危矣。张松昨从荆州过,必与刘备同谋。可先斩张松,后绝刘备,则西川之万幸也!”

      “玄德一向以仁义待人,安有异心,况曹操、张鲁到来,何以拒之?”

      “不如闭境绝塞,深沟高垒,以待时靖。”

      刘璋道:“贼兵犯界,有燃眉之急,若待时靖,则是慢计也。不必多言,与我退过一旁。”遂不听黄权之言。

      正在此时,外面又有一人匆匆而进,他叫王累,是张任的心腹,现任帐前从事官之职。张任平蛮,闻讯张鲁犯境,本想收兵回川,奈何一时抽身不得。又知刘璋胆小怕事,因此先差王累回归成都,安慰一下刘璋,等到打过泸江便回。

      王累到大堂,见里面人头济济,黄权满面愤恨。将事情打听明白,原来张松劝主迎刘备入川。顿时怒从心头起,抽出腰中宝剑,奔上大堂,向张松头上劈来。“叱,大胆卖国贼,受我一剑!”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154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