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度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让人感到内心阵阵酸楚。有位外卖小哥骑电动车经过十字路口,遭到两名交警上前阻拦,外卖小哥情绪一下子崩溃,转头将自己电动车推倒在马路中央,愤怒地用力猛踹车子,连续好几脚,又将装着快餐的箱子砸向车子,一时造成交通堵塞。由于只是截了一个片段,外卖小哥如何违章,最后处理结果不得而知。

       评论区非常活跃,网友的观点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同情外卖小哥的遭遇。对于外卖小哥来说,速度快一些意味着就能多送几单,慢一些就可能超时,落得差评,进而被平台罚款。认为交警对违章不应处处上纲上线,没有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没有体会到社会底层的艰辛。有人引用鲁迅的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我直觉得他们吵闹”。

       另外一类观点是支持交警严格执法。对外卖骑手似乎深恶痛绝,大有“天下苦秦久矣”感觉,终于找到了评论区控诉的机会。痛斥现在快递外卖骑手为了尽可能多的存放货物,车辆后面驮着的载物筐过宽过大,普遍存在骑行速度过快,占用快车道、人行道、逆行、闯红灯,大声吆喝行人让道等不良行为,已严重影响他人出行。如果交警处处温情执法,那就干脆不要上岗。

        我忽然想起了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说的是杨贵妃酷爱荔枝,为博得美人一笑,把新鲜荔枝尽快送到她嘴里,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可以想象,走在大唐长安街上,赶送鲜荔枝的差官策马飞奔,风尘仆仆,从你身边呼啸而过,你刚听到“呼哧呼哧”马的喘息声,尚未来得及反应,“一骑”已绝尘而去。可见,自古以来快递保鲜就是速度至上,时间为王。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代只有皇家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才能做到快递保鲜满足口福,如今已成为百姓的日常。从岭南的荔枝、南美的车厘子,到赣南的脐橙、洛川的苹果,你今天早上在电商直播间看到“翠瓜碧蔓藤间饶,晨露轻沾娇欲滴”,也许明天晚上就能享受“时令珍馐添雅兴,自然馈赠韵如诗”。快递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购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家具电器,都可足不出户送到家里。付款下单后,物品的每一步流向,都清晰可见。网购者当然希望尽早得到自己钟情的商品。特别是新鲜果蔬、冷冻食品,外卖快餐,只有跑赢时间,才能保证新鲜。于是,骑手们扛起最后一公里的重任,奔赴千家万户,就像呼啸的风,穿街过巷,见缝插针,争分夺秒。

       一头连着不断派发新订单的催促和平台超时严厉的处罚,一头连着翘首期盼的眼神和饥饿难忍的胃或垂涎欲滴的嘴。如果说保鲜保温,担心超时处罚是追求速度的外在要求,那么养家糊口的责任,车贷房贷的压力,多接一单便多挣一单收入,就是骑手们的内在要求。安全生产管理的至高目标是追求本质安全,俗称本安型企业。然而,骑手们一边快速骑行,与时间赛跑,一边还要盯着车把支架上的手机屏,不时翻看平台指令,遇到陌生地段还要看导航地图。可以说快递外卖职业生来就是充满安全隐患,如何做到安全管理要求的“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笔者觉得,不能简单地指责骑手或交警某一方,需要做更多深层次的思考

        当今社会涌现了一大批有良知、有情怀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曹德旺捐助百亿元创办福耀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退休校长王树国受邀,筹办管理这所大学,纯是义务劳动,不领一分工资。两位老人为了一个理念,一个理想,那就是建成一所世界一流的国际化高科技创新型大学。2025年2月,大型电商京东集团刘强东对外宣布,给旗下所有快递员缴纳社保,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近年来,快递外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压成本,对员工的福利往往能省则省。快递员和外卖骑手,大多被定义为“灵活就业人员”,连从业者自己都默认:钱是自己赚的,风险只能自己扛。刘强东的举措是“打工人的福音”,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京东也因此赢得更高的口碑和市场认可。“达则兼济天下”。期盼更多的快递外卖公司老板,能够胸怀天下,造福苍生,针对骑手的工作特点,在智能化派单的同时,充分考虑恶劣天气、道路拥堵、陌生环境等各种不确定因素,预留足够的送单时间,允许一定比例的单子超时,让管理有情怀,让规则有温度。

       面对就业难,内卷严重,没有选择躺平,而是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当这样的年轻人顶风冒雨,穿过大街小巷,寻找一个个陌生的门牌,走错好几个楼栋,蹭蹭地爬着楼梯,终于气喘吁吁敲开你家的门,递上你钟情的美味,你懒散地从被窝起身下床接过来,是否能给个微笑,给句好评。当看到冒着严寒的天气,俯身推着瘪了的轮胎,脖颈冒着热气,偶然订单超时,是否能多份理解,说句宽心话,让外卖小哥心里感觉像你收到的快餐一样,热乎乎的。

        外卖诗人王计兵登上今年央视春晚舞台,为王菲的歌曲《世界赐予我的》报幕,出口成诗的话语,让人们重新审视生活里挫折与希望、苦难与美好。王计兵生于1969年,当过建筑工、捞过沙、摆过摊,最困难的时候拾过废品。2018年开始从事外卖骑手,在外卖行业属于少有的年长者,在接单间隙,外卖途中写诗。打工生涯先后写了六千多首,已出版《手持人间一束光》《低处飞行》《赶时间的人》《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等四本诗集。陶行知有句名言:“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和绝望”。王计兵无疑属于前面一种人。他的诗作《春天》:“和春天形成呼应,我都不能遏制发芽的欲望”“生活给了我多少积雪,我就能遇到多少个春天”,引领人们在现代都市的喧嚣中,重新发现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意义。他把送外卖看作诗人深入生活,把爬楼梯当作免费健身。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挫折,能否像王计兵那样,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它作为人生磨炼意志,增强韧性的宝贵经历,内心深处始终藏着一束微光,照亮前路,温暖心房。

        如果每个人说话做事都带点温度,人间便有了温暖。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160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