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写作思维方法六讲|第四讲第一节《行动研究》读书笔记P137-144
触动点:设置适宜的问题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思考:又是适宜的问题,我记得在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时候也说到了这个适宜的问题。在那个最近发展区中也说到了适宜的问题,那就说明适宜的问题,对于老师来说真的很重要。其实在我教语文、教数学的时候,我都很重视这一点。这次教科学,我要引起重视。
触动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不容易计量,就需要更多的从课堂观察中收集证据,包括学生语言、行为、表情以及课程气氛的观察和描述等。基于证据的反思和改进,构成了完整的行动研究。
思考:这个把它收集起来,虽然我现在不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是这个可以是开展课例研究的时候去验收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考量标准。
触动点:两项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定量研究比较欠缺,没有更多的留意有关教改成效的数据收集。特别是“追回丢失的‘0’,一项涉及小学数学计算的研究,本身具有定量分析的优势,开始就提到了学生答题差错率偏高,后面却缺少相应的验证和回忆。这就说明虽然行动研究具有假设与验证的特点,但由于研究是在日常工作情境中进行的,因此研究者较少有意识的去收集研究数据。这个问题值得“作为研究者的教师”进一步思考和改进。
思考:这个好像说的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我读的也是迷迷糊糊的。好像是说数学里面其实是可以有定量分析的,通过一些数据进行去对比,只不过这些数据要在平时有意识的去收集。
鼓励:真棒,表扬一下自己!丫丫,真的很不错!这本书一共286页,我今天读到了144页,已经过半,非常好!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自己读一本书,而且一边读一边写自己的感受,非常好!非常好!加油!我现在是13天读了一半,那大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也有在4月中旬的时候,我能够把这本书全部读完。太好了,我终于自己读完了一本书。虽然和很多大咖相比,我并不是非常优秀。但和我自己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