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勤记·697:怎么样才能幸福?
五勤记·697:怎么样才能幸福?

小时候买过一本《格林童话》,还记得封面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画面,里面的上百个故事中,最喜欢的是这样的结尾:他们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无论是公主与王子,还是出门学害怕的穷困少年,都能得到他们想要的幸福。
后来的故事呢?我依旧没有怀疑的认为,他们一直幸福着。
后来长大,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了中年,对幸福的理解也复杂起来:他们真的一直幸福吗?
其实在很多童话电影的续集中,早就揭示了答案。
幸福并没有持续多久,新的麻烦,既有来自外在的,也有来自内在的,又打破了幸福的平衡,好在,在动荡之后,他们再次过上幸福的生活,只不过相比于原来的幸福,他们有着更深的理解。
幸福原来是故事的终点,这与人生的终点似乎有点矛盾,莫非持续的幸福真的要走到终点的那一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被定格。
终点肯定不是人生追求的,它必然到来,这样的幸福,没人愿意它快点来。
显然,人生追求的是过程的幸福。
以一年的过程为例,我们到底有多少天是幸福的呢?
真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就选个最低的百分之八十,一年不如意之事有292天。
当然,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就好像,我们在比较别人的生活时,总觉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为了平衡这种失落,我们又常常在现实中评论,在视频中关注那些遭遇不幸的人,由此来为身心的不满足提供一点安慰。
在这些差异中,最容易比较的就是富人与穷人了。
那他们一年里的幸福差多少呢?
真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
显然,不用钱发愁,富人不幸福感,就可以减掉100件了。
由此,给出一个纯属自己臆想的答案:
一年里,富人的幸福天数是173天,而穷人只有73天。
这似乎也是赚钱与挣钱的区别,一字之差,幸福就少了100天。
要想更多的幸福,赚钱是硬道理。
那赚多少钱最幸福呢?
这方面,还真不是越多越好。
普林斯顿大学在2010年的研究结果是:年收入在50-60万之间,这就是所谓的幸福阈值。
这和经济学上的“边际效应理论”如出一辙。
原来幸福也遵循边际效应递减原则呀。
当然,真正的幸福体感,要复杂得多,既有一些关键影响因素,也有文化与社会的差异。
看看DeepSeek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