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哥

小杨哥今年68岁了,家里其他姐姐和弟弟都叫他杨哥,只是我称呼他总是脱口而出:“小杨哥。”

记得为此还被二姐训斥了一通,可等再称呼时又忘记了,“小杨哥”顺口而出。

二姐也没有恶意,只是觉得都进入老年了,我还称呼“小杨哥”,他们称呼时都省去了“小”,直接称呼“杨哥”。这与我离的远,见面机会少,加之,从小杨哥第一次来我家,我第一次叫他,到现在四十多年了,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改过来?

想着“小杨哥”快七十岁了,自己是应该注意对他的称呼了。毕竟在外人看来不太礼貌。

小杨哥第一次来我家时,我正在上小学,那天,父亲交代我,进屋去了叫人。我听了,匆忙放下书包,进去里屋看见房内坐着两个解放军正在聊天,连人都没看清就脱口而出:“叔!”又转身冲另一个人也喊了声:“叔!”叫了人我就一溜烟跑了出去。

等吃饭时,我才从大人们的交谈中得知,来家里的两位客人,和我家都是乡党(老乡),父亲拜托那位年龄稍长一些的给大姐介绍对象。而那位年轻的解放军,就是杨哥。

想起我鲁莽地进入喊了声:“叔!”挺不好意思的。

那时候,不像现在每周都是双休日,那时候只是星期天休息一天。

从那以后,小杨哥都是星期六下午六点多乘坐部队的轿子车来我家,然后到星期天的下午的六点半左右再乘坐车回部队。

因为那时候,父亲也在部队的粮站工作,所以,父亲才会拜托乡党给大姐找对象。

自此后,每周六下午父亲和小杨哥同乘一辆车回来,然后,第二天下午,再同返回。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一年多,直到1983年的元月29日,大姐和小杨哥结婚。

后来,我家从距离城里大概有两公里的妈妈的单位搬进了单位给父母分的新住房。

我们搬家时,外甥女杨柳已经出生二十天了。

我们搬进城里,每到周六傍晚,小杨哥都会用自行车带着大姐和外甥女杨柳来家里。大姐抱着外甥女坐在后面,一家人其乐融融。

杨柳是我家第一个孩子,她的到来让我们全家人都特别高兴,这个抱了那个抱。

说到骑自行车,还有一个插曲,大姐和小杨哥刚认识的时候,小杨哥还不会骑自行车,听他说,在西安做临时工时,学会了骑三轮车,但不会骑自行车。

那时候,我家距离城里骑自行车得十几分钟,那段时间,小杨哥和大姐进城都是大姐捎着小杨哥,一直到外甥女杨柳出生,小杨哥才学会自行车,还带着大姐和孩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一天天长大,之后就是外甥女坐前面,大姐坐后面,一家三口来去。

这期间,我小学升初中到毕业,又到了参加工作。我家离单位步走也就十分钟,每天上下班都是步走,可值班的时候,都是小杨哥接送我。

清楚地记得,轮上我值班的时候,小杨哥都会用床单包裹好我的被子,用军用的背包带捆好,然后绑在自行车后座上,推着送去我单位。

等到我值班结束了,小杨哥又会去单位,帮我捆好被子再用自行车驮回来。

那时候,每到过年小杨哥还会给我们家里排行小的三姐弟,发压岁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小杨哥在部队的工资不是很高,可每到过年,小杨哥都会给我们小的三姐弟发压岁钱,就算是我和四姐都参加工作了,小杨哥还是会给我们压岁钱。

1992年的春节,小杨哥照例给我们发压岁钱,小杨哥对我们姐弟三个说:“今年是最后一年给你们压岁钱了,过完年我就要转业回去了,所以,给你们每人50块钱。”那时候,我的工资加上奖金一月也就一百多块钱。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之间秋天来了,小杨哥带着大姐和外甥女回了陕西。从此以后,我和小杨哥见面的机会我越来越少了。

日子不紧不慢地从指尖划过,细算起来,小杨哥回陕西已经三十三年了,小杨哥也从我最初见到的二十四五岁到如今的快到古稀了。

虽说小杨哥年纪大了,可他永远是我心目中关爱弟妹的大哥。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206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