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金瓶梅》第3章1 第二回上  潘金莲帘下勾情  平地叉杆打头顶

潘金莲展开勾引武松的行动,但是热情有余、智商有限,没有眼力见,一开始武松就表现出清晰的界限感,进而表现出厌恶的表情和语气,潘金莲欲火焚心,没有观察和感受到,最后被“(武松)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妇人推了一交。武松睁起眼来说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伤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羞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风吹草动,我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

武松为了照顾哥哥武大郎的面子,没有说明就搬出了哥哥家,后武松替知县押送财物去首都东京(河南省开封市),临出发前回到哥哥家嘱咐武大郎要谨慎小心,要每日早些归家,说“篱牢犬不入”,想借此刺激一下潘金莲,希望潘金莲能够收敛。

这半回故事,作者兰陵笑笑生并没有把武松写到回目诗文中,可见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才是《金瓶梅》的重点。

在武松出差东京这段时间里,果真是“篱笆不牢犬儿钻“,潘金莲和西门庆勾搭成奸,作者兰陵笑笑生引用了《水浒传》的情节,《水浒传》的发行量远远大于《金瓶梅》,尤其那么多的影视剧传播。《水浒传》全本电视剧就拍了两回,《武松》、《潘金莲》等影视剧更是数不胜数,这几回内容都是重复的重点。

有两个细节。一是西门庆那个出身暗娼的三姨太,果真生病死了,正在西门庆沮丧的时候,初遇潘金莲,小说描写西门庆从上到下看遍了潘金莲的全身,连脚和鞋子都看得清清楚楚。我还以为兰陵笑笑生讽刺西门庆是色情狂徒,想象力丰富,反复再看才发觉我是被影视剧误导了。

西门庆初遇潘金莲,是被潘金莲用来放下门帘子的叉竿失手打到头顶,当时两个人都是站在平地上,引述一下原文:“金莲打扮光鲜,单等武大出门,就在门前帘下站立。约莫将及他归来时分,便下了帘子,自去房内坐的。一日也是合当有事,却有一个人从帘子下走过来。自古没巧不成话,姻缘合当凑著。妇人正手里拿著叉竿放帘子,忽被一阵风将叉竿刮倒,妇人手擎不牢,不端不正却打在那人头上。”即“俏潘娘帘下勾情”,西门庆回头看见了潘金莲,上下打量,当然看见了潘金莲引以为豪的小脚。《水浒传》和《金瓶梅》都是这样写的,但影视剧展现的是潘金莲在二楼上收窗,支杆失手落下打到了楼下经过的西门庆,而且不止一部电视剧这样处理。那么多编剧、导演都看错了吗?还是因为这样拍摄,摄影机调度范围大,画面处理手段更加多样,人物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的表演会更加丰富吗?

以下为崇祯绣像本《金瓶梅》插图,标题为“俏潘娘帘下勾情”,更贴近兰陵笑笑生先生的原意。

第二个细节,西门庆向潘金莲的邻居王婆打听情况,邻居王婆介绍说潘金莲的丈夫是县衙门前大街上卖熟食的,但并不说名字,让西门庆猜,西门庆一连猜了三个都不对,但王婆说“若是他们,也是一对”,也就是说潘金莲如果嫁了县衙门前大街上其他卖熟食小商贩也是般配,仅是因为武大郎身材矮小才不般配。这么说潘金莲并没有那么优秀,姿色和西门庆其他姨太太比较并无太多优势,这就明白了兰陵笑笑生为什么要把潘金莲的年纪改大三岁,是为了铺垫潘金莲嫁入西门庆家后疯狂举动的动机,是因为潘金莲的自卑,没有安全感。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222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