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判断和选择
—2025年4月3日写给子谦
亲爱的子谦,你好!
今天是2025年4月3日,农历三月初六。星期四,天气晴。
明天起,连续三天为法定清明假日。下午放学后,子谦可以回仙林。爸爸说,在奥南等到子谦放学,然后一起回。妈妈觉得可以。子谦有不同意见,认为今天下午绕城公路上面车辆一定比平日更多,所以,为免堵车,自己坐地铁回。不同想法,看出子谦的理性。
这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延展开来,深挖下去,至少包括如下三个特点:
始终努力。就采用什么方式从奥南回仙林,因为子谦经常往返,所以知晓不同出行方式,另又因为子谦在同样比较忙碌的休息日用过不同交通工具出行,所以有比较清晰和准确的对比。因此,能做出理性判断,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长期坚持,始终努力的结果。就像妈妈,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早出晚归,在学校里工作时间长,投入精力多,所以,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岗位,都可以平静接受,并尽快适应。
适时调整。理性的判断源自对环境、对工作的了解。而这份了解又从何而来?“始终在场”成其底气。因为,始终在场,所以,心之所向,情之所至。并且,能在被调整的时候,尽快根据新的工作岗位要求,悄悄将自己的工作节奏、工作方式同步优化。以往返奥南与仙林而言,工作日上、下班高峰之外的时间,可以自驾。其他时段呢?则当推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地铁。再以工作而言,校区的调换、岗位的调整,都要求妈妈能够主动应变。原来的工作方式适应于原来的工作岗位,符合原来团队的评价标准,能获得共同体成员的认可。那么,调整之后呢?当然不能涛声依旧,仅凭旧船票妄想登上新客船。需在认真安静全面观察之后,找到新环境、新团队的特点,再因新而变,以思求变。曾用八年时间找到作为分管和执行助力一个校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密码,也有信心能寻到与一个已经位于高位的校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路径。
平和心态。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调整环境,也会带来诸多挑战。包括客观期望,还有主观认知。不论哪种,都伴生精神压力和情绪起伏。所以,学会平和心态,非常重要。昨天,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一篇暖文,以众多图片传达一个观点,即要保证心态平稳,不焦虑。多做自己能做的,多看自己已有的。少一点不满,多一点感恩。或许,相比较而言,坐在爸爸的车里,会更加自由,更加舒服。但是,如果乘坐地铁,时间更为可控,当然是两权相害取其轻。选择乘坐地铁,并且不抱怨。与自己不能左右的事情拼命置气是不成熟的表现,是作为一个人,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未能步步提高与达标的表现,当然,也就是不清醒、不理性的表现。
所以,子谦,仅从能不能根据时段特点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能看出很多。让爸爸妈妈无比高兴的是,子谦做出了理性的判断和选择。祝贺子谦!
爱你的妈妈
2025年4月3日晨写成于地铁2号线金马路站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