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楚辞·天问(四十五)

昨天我们聊了“华商始祖”王亥,王亥是华夏商人第一人,是古代商业的开创者。作为华夏商业文明的奠基者,王亥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商品贸易的先河,更深远地塑造了中华商业文化的核心概念与精神内核。

作为商族部落的第七任首领,王亥年少时便跟随父亲冥参与治理黄河水患,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冥去世后,王亥继承父业,继续推动商族的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并带领族人从游牧向农耕与贸易结合的文明形态转型,为商朝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王亥通过驯服野牛,发明了双辕牛车,彻底改变了运输方式。他采用“牵牛要牵牛鼻子”的驯化技巧,使牛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和运输载体。

将牛用于耕作和运输,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即我们常说的“五十人劳作不如一牛之力”。这一创新被《管子》称为“立皂牢,服牛马,以利天下”,成为推动商部落经济腾飞的核心动力。

随着农牧产品过剩,王亥提出了跨部落交易方案,他率领商族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牛车装载帛、黍、粟等剩余物资,与其他部落进行大规模物物交换。

这种有组织的跨区域交易活动,不仅缓解了物资积压,而且为商部落积累了更多财富,也推动了不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为后世商业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而这种跨地域贸易使“商人”成为商部落的代称,并衍生出“商品”“商业”等词汇。甲骨文中记载的“商高祖王亥”,正是对其商贸先驱地位的认可,王亥也因此被尊为“华商始祖”和“中斌财神”。

王亥的贸易版图北至有易氏,南达江淮,东抵海滨,西及关中,形成广泛的商业网络。他在交易中始终秉持着诚信原则,促进了不同部落间的信任与合作。

通过贸易活动,商族的先进农牧技术传播至其他部落,同时吸收了外部的文化与技艺,推动了华夏文明的多元融合。

另外,王亥将贸易活动专业化,使“商人”从农耕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社会分工。这种职业分化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复杂化,为城市文明的兴起提供了经济支撑。

王亥通过商业积累的财富强化了部落实力。他治下的商国不仅实现农牧业技术突破,更建立起以商业为纽带的部落联盟体系。

这种“经济强兵”策略为后世商汤灭夏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从契到王亥再到商汤的商文化传承脉络。

然而,自古以来先驱者往往难逃“树大招风”的历史规律,就是这样一位“华商始祖”,一个为商族的壮大做出卓越贡献的奠基者,他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剧色彩。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241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