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热爱❤️,但莫信爱情❤️




我有几年都不敢跟家里联系,甚至害怕看到我妈的信息,你不懂那种5.60秒的语音含量,还是连续发十几条,我那段时间真的连信息都不敢听,一开口就是催婚然后就是别人怎么样你怎么样,然后就不孝说养你没一点用,也是说钱挣不到也不肯结婚给他们丢人丢脸这样的话,就这情况你说怎么联系,我那阵子3年多没回去过,也很少跟家里联系,也就是经过那几年,我妈就收敛了一点逼的没那么紧了,不然我还是一样不回去不联系,因为我也遭不住——广东网友
这种感觉真的很恐怖,我02年的今年过完生日才23岁,现在被我爸说相亲相不到合适的自己谈恋爱也没有那个本事谈[呲牙]我就不理解了,女生必须谈了男朋友才算是有本事吗?我从初中毕业就没有花过他们的钱了,他们也不愿意给我钱让我上学,我还帮他们还着房贷,我不理解是我那点做得不好,我感觉我不是他的亲女儿,别人的儿子都是他的亲儿子——安徽网友
分享两个网友的感受,如果从他们的父母角度来理解,又完全是另外一套说辞。安徽这个网友本来就是答复广东的网友的,另外又"添油加醋"给父母按了一个"非但没有尽到抚养18岁的责任,还贪得无厌"的一个"罪名"。我只能说,这些家庭都是活生生的控制或索取的悲剧,大部分家庭都无出其右,包括我自己的原生家庭?
不妨用一个网络博主的话做一个总结,他说:“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要么向上找宗教信仰,要么向内探索自我发展、个人潜力,要么走向更大的世界,艺术、哲学、科学、社会公益、发明创造,唯独不能把精神追求放在爱情和家庭上,因为这样的重视和关注,其实对于关系和别人是过多的压力,容易变成控制、索取、依赖导向的悲剧”。
上海网友做总结,用更短的大白话翻译为:“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可以是运动,可以是工作和个人爱好,也可以是山川湖海,唯独不可以是人。”或者有一句很有名的老话也可以诠释一二,那就是“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古人都知道可以寄情山水,唯独没说让你寄情人啊!
因为人是最嬗变的动物,正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爱恨往往也就在一瞬间的事。正因为人类之间的爱情稀缺,才备受古今中外的推崇。梁山伯祝英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贾宝玉林黛玉的木石前盟、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沉船前的爱情以及《呼啸山庄》里面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虐恋等等。全都是在歌颂这稀缺的爱情。
要说古往今来第一爱情诗歌,除了秦观那首《鹊桥仙》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让人动情的,恐怕还是元代诗人元好问的那首《摸鱼儿·雁丘词》,词曰: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问世间 一作:恨人间/问人间)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自啼 一作:暗啼)
金庸先生抓住这首好词,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经典的李莫愁女侠角色,人称赤练仙子,最后死前还在唱着元好问的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然而说起赤练仙子李莫愁,我却是想到梁羽生先生的武侠《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其中第一代白发魔女名叫练霓裳,因为她和赤练仙子一样有个练字嘛,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
小时候,寒暑假没啥事,就在家翻这三本武侠小说,几乎都被我翻烂了。那时,懵懵懂懂,不就是男主女主没能在一起,咋就能一夜白头呢?好奇怪好搞笑的情节,如今想来,那真是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快乐童年啊,只要有书陪伴就会很快乐。
好在这些年辗转各地,我还从未寄情过任何人,以前被所谓亲情绑架,后来父母去世后,终于可以一心一意钟情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和知识面开阔,人也越来越觉醒。也许大致上,我也到了知天命了吧,咱就是个钟情阅读的“天命”,那些年,可谓被我爸妈绑架得找不到自己的“天命”,想想也是一个很可怕的状况。
最后,我也希望所有人找到自己的热爱,找到自己心灵或者说灵魂能够寄托的那个事物,不过总归多尝试是没有错的,音乐山水运动等等,都可以去尝试啊,亲们!但千万别尝试爱情啊,千万别尝试爱情,千万别尝试爱情。[旺柴][旺柴]因为很多人伤不起。

共有 0 条评论